到高一教學樓下時,莫依然聽到後麵的女生在問旁邊的男生:“顧朗希怎麼會來?他不是才拿了市裡的優秀學生?”
“估計被老師抓來湊觀眾人數的吧。”
“那1班這節課一定是副科,不然顧朗希也會來?”
莫依然教室在二樓,三人前後一起上了樓梯,身後兩個人好像是四樓的。
莫依然拐過彎聽見後麵女生在說:“說起來你跟他們班就在隔壁,顧朗希和江果兒在不在談啊?”
之後在說什麼莫依然聽不到了,二樓到了。
開學兩個月,她聽說了顧朗希的很多事。
開學第一天,莫依然在放學路上其實看到過顧朗希,那時他和三兩個同學一起走,應該都是一個班的。
他比周圍大多數人要高,身形很挺拔,膚色還是白,丹鳳眼的瞳色也跟小時候一樣,淺淺的,看向光時眼睛會變得格外清澈,但因為眉型鋒利,眉骨又高,所以看上去並不溫潤,反而有一些距離感。
當然顧朗希就是不好接近的,驕傲要強,平等地嘲諷每一個他看不上的人。
小時候的顧朗希就是這樣。
兩個人一起在紅領巾監督崗值日,熟悉起來之後,顧朗希總是對著她吐槽,吐槽老師講得慢,吐槽同學抄作業。
十二三歲已初顯英俊的男孩用詞不近人情,一時間小莫依然不知道是幫著一起吐槽還是表揚小顧朗希的語文功底。
將證書收起來放進書包裡,下課鈴也響了。
語文老師走到莫依然身邊叮囑她這節課新講的文言文有什麼不懂的可以去找她,莫依然點點頭。
文言文下麵有許多注釋,對莫依然來說讀懂並不困難,難的是相同的字在同一篇裡有不同的意思,實詞虛詞都要做積累。
莫依然有一本專門的文言文積累本,這是她從初一開始的習慣,預習複習都格外有用。
莫依然沒工夫去想彆的了,把這篇文言文快速瀏覽了一遍,差不多就要準備下節課了。
下午的語文課沒趕上,晚自習第三節課對著注釋翻譯下午語文課沒聽到的文言文。一旁的李思雯已經從玫瑰花折到了愛心。
九點十分,離放晚學還有二十分鐘,老師回辦公室拿包準備去了。
李思雯湊到莫依然手邊,輕聲說:“今年學校的新年晚會開始征集節目了。”
“這麼早,你聽誰說的啊?”莫依然覺得李思雯像這一片的土地公,什麼都知道。
“我今天去交數學試卷,老師在辦公室聊著呢。”
“哦,那挺好的啊。”莫依然把寫好的注釋和翻譯又看了一遍,然後拿出了英語五三和單詞本,準備帶回家做專項選擇題。
“你怎麼不關心啊!”李思雯得不到共鳴,繼續說:“每年北高的新年晚會,主力雖然說是高二,可二十四個節目,也有十個節目讓高一出的,”她悄悄衝左邊努努嘴,“你沒看吳映她們昨天就去辦公室找朱老師了嗎,今天在教室後麵好像還排了隊型。”
“一定是要準備節目。”
李思雯就是個小八卦精,莫依然看看表,過了六分鐘了。
一般周三晚上坐班的美術老師會在放學前二十分鐘回去拿包,美術功能室離高一教學樓比較遠,所以美術老師不出意外會把包提前放在和她關係好的語文老師辦公室。
語文辦公室距離教室兩層樓的距離。
也就是說,美術老師喝口水,整理包再回教室,六七分鐘足夠了。
莫依然頭都沒抬,提醒還在小嘴叭叭的李思雯:“老師快來了啊,你彆說話了。”
李思雯剛把嘴巴閉上,轉回去看書,美術老師踏著輕巧的高跟鞋,拎著包進來了。
老師很滿意教室裡的安靜,於是找隔壁班值日老師聊天去了。
李思雯趴著給莫依然豎了一個大拇指。
莫依然輕輕笑,笑出一對小小的梨渦。
第二天,班主任果然在英語課快下課的時候講了學校的新年晚會在征集節目,高一要送十個節目,因此並不是每個班都能入選。
但時間還是充裕的,鼓勵大家踴躍報名。
莫依然興致缺缺,手上的水性筆不停,正將剛剛最後一個介賓結構抄到筆記本上。
一旁的李思雯倒是興致高昂的樣子,但莫依然知道李思雯不過是愛湊熱鬨,真要準備節目第一個拒絕的一定是她。
莫依然感覺到旁邊有人在推自己,頭都沒抬就知道是李思雯:“怎麼啦?”
“我聽說今年主持人會從高一裡麵選兩個,不知道會選7班的何悅還是1班的江果兒?”
莫依然把英語筆記本合上,慢慢說:“我記得,覃霓學姐入學之後,大大小小的晚會都是她主持的。”
覃霓,從莫依然上初中起就一直如雷貫耳的名字,成績優異,文采斐然,多才多藝,大方美麗。
覃霓初中在外國語,高中卻沒進外國語高中部,來了北豐。傳言是校長親自去覃霓家裡勸說覃家爸媽,給出了許多優惠條件,才將覃霓收進北高。
隻是高二教學樓和高一教學樓離得太遠,入學之後莫依然隻見過張貼在公告欄的照片,還沒見過真人。
李思雯越發來勁了:“今年不一樣,今年主持人有六個,男生三個,女生三個。覃霓學姐是已經定好的,可是還有兩個呢,高一高二各選一個。”
莫依然也不了解以前的新年晚會,隻好說:“那江果兒吧。她經常參加演講比賽來著。”
李思雯托著腦袋:“也是,江果兒從小口條就順,我吵架都吵不過她。”
莫依然想起小學時她們倆鬥嘴,不禁笑出了聲,於是換來李思雯一頓撓癢癢,直到莫依然喘不過氣才停。
這是李思雯能獲得巨大成就感的事情之一,因為莫依然渾身都是癢癢肉,從小就怕癢,李思雯自詡是拿捏著莫依然軟肋的第一人。
距離報節目還剩下不到一周,所以班主任利用班會讓有準備的同學依次表演了一遍。
升入高中大部分同學都對表演節目敬而遠之,因此節目也隻有吳映拉著另外兩個女生的舞蹈和班主任委托文藝委員排的詩朗誦。
莫依然利用他們表演的時間終於把之前累下的文言文實詞虛詞整理好了,順便還與李思雯商量了新年晚會那天帶什麼零食來學校,隻等著到時候教室燈一關,電視一開,老師一走,在教室開啟囂張美妙的零食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