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維的心稍稍放下一些,隻聽外麵輕輕敲門,是金九華的聲音:“爺爺可是起了?”
他披了一件衣裳走過去開門,問道:“陸大人呢?可也在此處?”
金九華道“陸大人確實在隔壁客房,不過今日一早便出城辦差去了。”
一排小火者端著盥漱用具進來伺候。方維平生不曾像昨日那樣醉酒,內心惴惴不安得厲害,看金九華一身便袍,便道:“承蒙接待,我等自便就是了,不敢勞煩公公公事。”
金九華笑道:“這兩天陪著爺爺,便是小人最大的的公事。我們督公吩咐了,爺爺平素沒有來過南京城,我們難得做一回東,定要讓爺爺儘興而歸才是。”
他與鄭祥兩人梳洗完畢,小火者送上大小兩套玉色長衫,恰恰合身。金九華拱一拱手道,“東興樓設下了桌子,請爺爺移步試試本地的點心。”
又是來的時候那幾頂青呢小轎抬到了東興樓,進門便是相熟的夥計迎上來,指引到了三樓一處雅間,內部陳設清雅,憑欄望去便是秦淮河上的畫舫,向下看則是一派熱鬨街景。
夥計斟上茶來,是上等的六安瓜片,桌上用瑪瑙纏絲碟子擺著些精致的糕團小點。
閒聊了幾句,見樓下的街道上人流如織,越聚越多,竟是排起隊來。仔細一瞧,是座二層樓,三進院落,前店後坊,黑底金漆的招牌寫著三個大字“宏濟堂”。
方維指著招牌道:“原來這裡就是他家的本店。”他在宮裡也曾聽說,這宏濟堂原是個老牌醫館,近年來在江南擴張了十幾家分鋪,隱隱已是江南第一大醫館的勢頭。
金九華點了點頭,道:“爺爺若是想診個脈息,或是帶些藥材,不妨同我說,他家雖不能和宮裡的名貴奇珍相比,在南京城也算是這個,”他挑一挑大拇指。
鄭祥道:“不知道他家有沒有名醫,能醫得好乾爹的頭疼病呢。”
“休要多言。”方維打斷他,笑著解釋,“小時候淋了雨落下的毛病,宮裡禦醫也都請過,都說隻能靜養著,不能去根。”
金九華道:“這宏濟堂鄭老爺醫術原是極好的,我們跟他家過往也有些交情,督公發個帖子請他過來,料也不是什麼難事。”
方維連道不用,又看宏濟堂門口卸了門板,挑出個布幌子,上書鬥大的幾個字“施醫贈藥”,笑道:”這可奇了,他家難道是做善堂的不成。”
金九華道:“宏濟堂這是要辦喜事呢,近日他家大姑娘要出閣。說起來這位鄭大姑娘,這可是一位奇人,南京城內沒有不知道的。這鄭老爺是個滿腦子都是藥方子的癡人,兩個兒子資質平庸,生個女兒倒是玉雪聰明,聽說抱在懷裡就會看賬本子,長到十來歲,嘴裡能說會道,心裡又會盤算,帶了幾個人竟是把藥材生意做了起來,他家以往是從相熟的鋪子裡買藥,後來便是直接派人到祁州等地去采買生藥回自己家炮製,如今是生藥、熟藥一起賣,除了自家開方子賣,其他鋪子反而到他家來進貨,看這幾年發了多大財。”
方維笑道:“沒想到脂粉堆裡竟出了這樣的英雄,隻是我若是鄭老爺,生得這樣能乾的女兒,如何舍得他嫁人?”
金九華道:“這門婚約是當年的指腹為婚,門第根基原也是配得起,斷沒有退婚的理。隻是借口大姑娘身體不好,拖到今年二十歲,實在是拖不下去,聽說鄭老爺醉酒說了胡話,說若是他家大姑娘招個贅婿,能把宏濟堂開滿整個江南呢。”
鄭祥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插言道:“不知道這麼厲害的姑娘,長得什麼模樣兒,是不是長得像個夜叉,一出來便把人都給鎮了。”
金九華大笑道:“說起來是真人不露相,五年前督公剛來南京的時候,她隨她爹來拜見過一次督公,倒是清秀可人的一位小姐,看不出這樣大能耐。這兩年生意做大了,場麵上的事,他家兩個兄弟出麵的多,便沒有再見過了。”
三人談笑間,忽然看見醫館門口排隊的人群亂了起來,有人大喊道“治死人了!治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