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 金九華掌了燈,帶方維進花廳坐了……(1 / 2)

宦門逢春至 梁芳庭 2348 字 10個月前

金九華親自掌了燈,帶方維左穿右繞,走進一間花廳坐了。有個極老的仆人端了茶壺茶碗上來,立時便又退了下去,留下他們二人在廳裡對坐。燭火昏暗,方維看不清周圍陳設,隻見腳下纏枝蕃花地毯繁複精美,便知價值不菲。

金九華給方維斟上了茶,見他四周打量了一下,便笑道:“這座宅子,原是督公前幾年來北京的時候買下來的。因他到了北京,總要有個地方招待老祖宗和各位祖宗們,嫌外麵太招搖又不方便,這個宅子還清靜些,離宮裡也近。我們府裡的人後來上京供奉,便總在這裡歇腳。”

方維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苦笑著道:“你家督公的事,自然是需要老祖宗與各位祖宗們操心的事,我又何德何能管得了這些。你也知道,我在宮裡這些年渾渾噩噩,一無職務,二無人脈,三無錢財,又能幫上你們些什麼呢。”

金九華恭恭敬敬地拱了拱手,道:“爺爺也不必如此妄自菲薄,您既然在這紫禁城裡,便是神宮監的人,也是我們的上官。何況您如今已是進了司禮監,我便萬萬不敢再跟您打馬虎眼。今日深夜請您過來相敘,實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方維見他嚴肅起來,也正色道:“我在司禮監辦差不過寥寥數日,隻是個抄寫的文書,其他事務更是兩眼一抹黑,便是想幫你們,也是有心無力。”

金九華向前探過身子來,低聲道:“爺爺在宮裡日子也久了,可聽說過三年前的後湖舊案?”

方維想起在司禮監剛剛整理過的舊折子,前因後果心下雪亮,亦不好明言,隻是避重就輕地道:“當時事情鬨得大,我雖在神宮監,仿佛也聽說過一些流言,想是你家督公和當地言官不睦,這自然是常有的事。”

金九華搓了搓手指,像是斟酌了下用詞,仍舊低聲道:“當時督公和言官們你來我往,牽扯甚廣,後來事情鬨得大了,兩京言官們人人上書彈劾,連當今的首輔顧廷機也被攀扯在內,弄得朝堂上也整日不得安寧。最後還是萬歲爺聖明,把最初幾個無事生非的南京言官給調了外任,方才平息了這事。”

方維點頭道:“萬歲爺洞明萬物,他們那點串聯的小把戲,自然是瞞不過的。”

金九華看了看方維的臉色,見他神色平靜,便繼續說道:“後湖一案當時就這樣過去了,督公這邊當然是揭過不提。但是兩京的言官可是被得罪得狠了,平日裡他們雞蛋裡也要挑個骨頭出來,便是空穴來風的事情,也要借此泛起些浪。實不相瞞,我家督公自從後湖案結案之後,這三年來每年參劾他的奏折沒有一百也有八十,理由也是五花八門,我們平日裡隻當他們笑話看。可是總歸南京離北京又遠,日子久了,三人成虎,幾百封奏折遞上去,不免有些閒話落到萬歲爺心裡去。”

他長歎了一聲道:“這幾年來,全憑老祖宗在司禮監一力遮風擋雨,加上督公他慣會實心用事,每年給南京地方的歲貢也好,造辦也好,凡是宮裡人開口要的,都恭恭敬敬地征辦到十成十,再加上各年節給二十四衙門的體己孝敬都置辦得妥當體麵,這才勉勉強強打點住了這悠悠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