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病 去你的醫院看你的病人(2 / 2)

“川姐,你又上綱上線,又借機教育我,我就那麼一說,你這突突地,不是接人不竭短嗎?自從跟著班長姐,我這也算是浪子回頭了。”

“好,好,金不換,到十五樓了,先下電梯,好不好?”下了電梯,李季川又拉著向東的胳膊說“不會安慰人,等會就少說話,彆又惹你海珍姐心情不好了。”

“知道了,川姐,我是來看海珍姐的,不是來給人添堵的。”向東拍拍李季川拉著他胳膊的手。搖頭晃腦的說“川姐,真是操心的命,你得像我班長姐學習,得相信我,走跟著我。”向東衝到時為前麵找起16號病房來。時為一下電梯,也是到處看看,隻是她找的不是病房。

推開病房的門,房間裡有三個床位,都住著病號,撲麵而來的是病情沉重的壓抑感,把本來衝在前麵的向東摁在門邊,時為不緊不慢的步子在向東身旁趟出一條路,一臉平靜卻帶著厚重的安穩,推開了壓抑。35床在最裡靠窗,劉海珍,躺在乾淨整潔的病床上,今天是術後第三天了,左手打著點滴,正側著頭和老人說話,情緒挺平靜。

兩周前,時為接到劉海珍的電話,聲音斷斷續續,情緒已崩潰,眼淚已決堤,“小時,我…我…得了癌症,嗚……”“姐,聽我說,先不要著急,咱還年輕,先和醫生溝通,確定合適的治療方案,積極配合治療,一定有希望的。姐,先回答我,你現在在哪裡?”“我在…醫院…的…樓…樓梯間”聲音還是破碎的,但情緒在控製,時為平靜的聲音像可以穿透空間,撫慰對死亡的恐懼。“那你是覺得自己身體不舒服,去做的檢查嗎?”“…嗯…”“那是哪裡的病灶?”“…乳腺…醫生…讓家人來…再談病情,我…給我…哥…打電話了。”“姐,聽我說,這不醫生還沒給定論嘛,就算是,這個治愈率很高,我有個同學前年查出乳腺癌????????????”時為跟劉海珍講著她臨時編的一個同學抗癌勵誌故事。

故事也講到圓滿大結局,仿佛希望的點滴順著電話線注射進劉海珍的神經,安撫著她,也不是時為有多麼能說會道,隻是劉海珍勉強上完小學,卑微的心裡,一直敬仰有文化的人,高中文化的時為,就像光,在時為當了她的班長後,光就照進了她的生活。時為話不多,很多時候她會起個頭,做一個傾聽者。但作為一個班組的小管理者,帶領著幾十個性格脾氣迥異的人一起工作,她不得不說話,她不但要說,還要說的鏗鏘有力,說的擲地有聲。就是這些班前、班後的例會,成了劉海珍的心靈雞湯,讓她有勇氣從困著她的糟糕的婚姻生活裡掙脫出來。

當醫生讓她先通知家人過來,她定住了,心裡對醫生的套路明鏡似的,你病的很厲害,我需要和你的家人溝通,我怕先和你說你會直接嚇死。但腦子就是想聽不懂醫生的話,叫家裡人乾啥,我又沒啥大病。醫生看著她臉上出現絕大多數人都會出現的恐懼又心存僥幸的表情,用筆敲了下桌子,“給家人打電話,等會一起過來找我。”沒有皺眉,沒有催促,也沒有溫柔,但這是個美女醫生,劉海珍小學文化,隻能給予這樣的評價,在美女醫生平靜地目光下,劉海珍給她哥打了電話,美女醫生讓她去門口休息椅上等一下家屬,她覺得椅子是坐不住了,她隻能做到地上,這樣接地氣一點,腦子裡一片空白,唯一想是,我沒法上班了,我得跟時為請假。當聽到時為說,“姐,咋了?”她才開始崩潰的。

“姐,你還是在門診樓的樓梯間嗎?”“嗯”聽到恢複了一些的語氣,時為鬆了口氣,“姐,你先出來,今天太陽很好,到門診樓前的小花園透透氣。”“小時,我…站不起來,我害怕…”“姐,那咱不站,就坐那裡,姐,都說好心情是治愈疾病的良藥,你要先放寬心,大家和你在一起,首先要相信家人,家裡人是不是放下手裡的一切正往醫院趕呢?”“嗯 ,我哥說,馬上就到。”“其次,你也要相信醫生,在醫生手裡,你這是普通病例,有的是方案治愈你,醫生和你說的時候是不是很平靜?”“嗯,好像並不是很麻煩,但這個醫生,是個年輕的醫生。”“年輕的醫生並沒有把你的病例轉給老大夫,是不是說,你的病情在他的能力範圍內,或者說你的病情,在他有限的閱曆裡並不特彆,他有把握,很自信?”“嗯,好像是。”“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你要相信你自己,在咱們班你產量幾乎每月都數前三,並且你常常搶最難乾的活,就這不怕苦不怕累的勁,還怕打針吃藥嗎?”“不怕”劉海珍終於像每次開完班前會,乾勁十足,她想和時為說,我更想相信你。絮絮叨叨,時為拿出高考寫作文時的全力以赴,認真安慰著劉海珍,終於在自己詞窮前,劉海珍的哥哥,找到了劉海珍。聽到劉海珍叫哥,時為又鬆了口氣,但她不能讓劉海珍發現她的緊張,手指攥的發白,最後用最平靜的聲音囑咐劉海珍好好配合治療。保護和救助自己的員工,是作為一個管理者的責任,不管自己會不會,能不能,她都要逼自己扛起這份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