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與藝術 往事如風(2 / 2)

“李總。”許之平重重的叫了李倩一聲。

“唉,不用,小許啊,我剛剛你一抬頭,就認出了你啊,春之夢這個劇,我是想用你的啊。”劉導片刻失神之後,立刻阻止許之平對李倩的嗬斥:“可惜啊。”

“撤資了吧。”這個李倩,早就打聽清楚了,不管不顧的什麼痛楚就往彆人身上捅。

劉導苦笑了一下。

上次他們麵試之後,那個投資人立刻提出了撤資。

這是劉導找了許久才找到的唯一的投資人。

現在這唯一的投資人都已經撤了,他們隻能把項目擱置了。

好在劉導本身就是個作家導演,前期劇本的開發,都是他自己的,就是籌備劇組的花費浪費了。

“是啊,小許,你現在麵前的我,早就不是十年前在電影圈風光拿獎的人了,而是個頭發花白的,到處拉投資都沒人要的老頭子,在這裡釣釣魚,打發打發時光了。”

“劉導,我真的覺得春之夢是個好片子。我真的非常喜歡。”許之平看到落寞的劉導,滿眼的心疼,他知道這種懷才不遇的心情,他僅僅隻是演員,他演的都是彆人的人生,而導演,尤其是作家導演

窮其一生,都在追求心中的藝術,演員和導演的懷才不遇是有著天朗之彆。

“謝謝你的喜歡,我也相信你是最符合角色的演員,可惜啊,知道我的名聲嗎?叫好不叫座。以前我還能拍拍低成本的電影。暮秋這部電影,讓我把我的家底都賠光了。”

“那部電影,投資人也是半路撤資,讓你隻能賣房把後麵的窟窿給填上了,你堵上了所有的一切,票房依舊沒有大賣,成本不僅沒有收回來,還虧了不少,之後你就帶著夫人來到了這裡。因為這部電影傷的你太深,這幾年給彆人輔導,攢了點錢,能做個小製作的前期投入,這次您想明白了,不做院線電影,硬把一個院線電影的本子,往短劇上麵做。劉導這個妥協也算是很大了。”許之平恨不得把李倩的嘴給堵上,這麼傷心的往事,她說出來怎麼一點同情心都沒有。

劉導臉上的尷尬之色已經隱藏不住了,整個人陰鬱到了極致。

“不過,你的妥協,似乎投資人依然不買賬,又半途撤資了。”李倩口無遮攔的繼續說道。

“李總。”許之平真的是忍無可忍的又叫了她一聲,能不能口下留情啊,這些導演最在乎的就是一個尊嚴。

尤其是不願意為資本妥協的藝術片導演,更是唯一在乎的就是自己風骨。

在暮秋上映後,劉導發表了一篇文章,談影片的商業價值和藝術價值孰高孰低之後,就消失在了輿論平台,消失在大眾的視野中了。

李倩說完之後,劉導的呼吸聲日漸加重,控製不住的情緒爆發了:“哪你知道,我們這些人,這一批導演都是在為中國電影活著的,而中國電影,早就在這個資本市場裡麵,失去了他本該有的麵目,電影不該是一堆短視頻的疊加,更不應該是一百二十分鐘的小品,他要為這個時代而歌,為展現時代下的人們的生活而演,電影他需要導演的獨立思考能力,而不是在金錢之下的妥協,淪為資本的工具。”劉導悲憤的說道。

“可惜啊,這個世界永遠都是資本。他們不僅不看好我的電影,就連我這樣的小短劇,他們都不看好啊。”

“這個電影行業啊,什麼是頭部電影,什麼是電影金融,什麼是營銷,什麼是影院排片,這些我都玩不起啊我,我不知道電影什麼時候加入這麼多非創作之外的東西,我不會,我認慫了。”

在每個節假日的電影檔期,都會出現大的發行公司,大的出品公司製作出為了迎合觀眾的爆米花電影,從電影的製作一開始,就配合各種營銷,把電影推進到人們的視線,同時各種電影影評在上映之前,拿著主辦方的錢,說著影片炸裂的影評,哪文字極儘渲染之能事,把電影描述的簡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著,世上絕無僅有的好片。不停的給觀眾營造不看這部影片,你都不是當代的文藝青年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