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來的畫上是月夜下的寺廟,皓月當空,卻照不出方寸皎潔,整片大地被塗成血一樣的紅,陰惻惻地仿佛能濕透半張畫紙。韓信將兩幅畫排在一起看了許久,忽地扔下竹子那一張,將血紅的土地幾欲貼在眼前,尋找半晌。終於,他將這一副也丟開,身體向後傾倒,臉上露出個輕鬆些許的笑容。
叫來的外賣及飲料被一一掀開蓋子,攏進半個圓圈。劉邦抬手擋擋正午照進落地窗的陽光,挑了個自認為最帥的角度,把手機架在自己對麵。
他最後檢查了一遍領口,按下視頻通話的邀請鍵。
一如往常地,另一頭的韓信隻是在點完接受按鈕以後,就高冷地把手機扔到餐桌上,該乾什麼繼續乾,完全沒打算看劉邦一眼。
劉邦渾身的氣場霎時垮掉,他抗議了兩聲無果後,癱倒在餐桌沒擺食物的那一側,有氣無力道:“掛了一個月招租,終於有人要來看房子了。我那個表兄肯定是假親戚,自己調工作搬去外地,害得我們倆每天隻能視頻,看得見摸不著!”
韓信的聲音從廚房那邊遙遙飄來:“不是你貪圖那邊離警局近,主動去幫忙的嗎?還有,我覺得自從我們分開以後,我每天快樂極了。”
“……我本打算下午偷偷回去,畢竟今天七月初七。”
“七夕,所以你就跟我說‘心悅你’?”韓信繞回餐桌,透過小小一方屏幕盯住劉邦的眼睛,“說句實話,你我之間講這個,未免太虛了。”
劉邦嘿嘿笑道:“你收到我的包裹了?”
對麵冷哼一聲,權當回應。
“不過你要是理解成‘心悅你’,那隻能說明你猜錯了。不過沒關係,今晚還有最後一個郵包,你還有機會。”
“莫非最後一張不是‘你’?”韓信似乎有了點興趣,他把那兩張畫撈過來,翻來覆去又看過幾次,嘴上卻道,“我猜錯與否先不論,你就不能學個明快的畫風嗎?七月初七給彆人寄這麼詭異的畫,你就算說得天花亂墜,也像是沒安好心一樣。”
前兩張是“心”和“悅”,可最後一張居然不是“你”,不是“你”,那還能是什麼字?韓信不由得皺起眉,手指追著窗外枝杈落在紙麵上的灰影,一下跟住一下,敲擊著畫紙。
他略有些煩躁,劉邦叫他時也隻隨口敷衍了一句。
“韓信。”
“嗯。”
“我給你寄的是三張字條,你在說什麼?什麼畫?”
劉邦在掛斷電話前,簡潔地撂下一句:“彆出門,在家等我。”
鮮紅的泥土在月下層層聳動起來,地上躺屍的半根竹子也仿佛有了生命,前者山呼海嘯著逼近孤零零的禪寺,意圖將其肆意吞沒,後者則汩汩流著血,哭訴自己這滿地的殘肢。
反倒是觀看的人,靜默得更好似一幅畫。
韓信扶著畫的手早已撤了回來,心裡的滋味說不清道不明。
“你看懂了?”
劉邦已經在茶幾旁枯坐了快一個小時,他眉間的情緒反複從沉鬱變到明朗,再從明朗變回沉鬱,直到終於長出口氣,捏著畫仰躺在沙發上,這會聽到韓信的問話,便翻開眼皮點點頭:“看懂了。”
他側過身子,又補充道:“而且這是字謎,哪怕你不給人看實物,隻粗略講講畫上有什麼,對方也有概率能猜到謎底。不過在解釋之前,我能不能好奇地問問,你是怎麼把這麼詭異的東西看成‘心悅’的?”
韓信歪著頭,先在第一張竹子上虛化了個弧:“你看,‘竹本無心,節外生枝’,竹子是空心的,這裡斷開的切口卻是實心的。其實一開始我並不確定,直到看到第二幅畫,發現二者是以同一方式在敘述什麼。
“第一張多出來的是‘心’,第二張多出來的就是‘月’。注意這,這張有落款,上一張是沒有的,所以落款定是想表達什麼。既然如此,你想想,落款是七月初一,初一是朔月,一般看不見月亮,這上麵畫的卻是滿月,因此多出來的就是‘月’。”
話音落後,客廳陷入了彌漫著尷尬的長久沉寂。
“……好。”劉邦直起上身,認命地點點頭,“我懂了,假如這家夥能專業一點,或者嚴謹一點,你也就不至於搞錯了。”
他兩隻手肘搭在膝蓋上,轉入正題:“既然是字謎,我們不如認為竹子是他畫錯了,落款也是他忘記了。按我的猜測,今晚的畫上十之八九是把匕首,把什麼東西切成了八段。”
韓信聞言,雙眼違背本能地閃過些許求知欲。
“你看第一張上麵,竹子隻剩下一半,因為這不是一個‘竹’字,而是竹字頭。”
劉邦說著,抽出一張紙巾寫下“?”。
“第二張,畫的是寺中一夜。一夜,也叫‘一夕’,竹字頭下加寺,是‘等’,而‘一夕’則是‘歹’,所以我才說,還缺一個‘匕’和一個‘八’。
“這是一封恐嚇信,上麵寫的是——等、死、吧!”
兩人對視一眼,而後再次沉默。
不得不承認,人有時並不抵觸坦坦蕩蕩的惡意,卻一定忍不住厭惡陰溝裡的老鼠。
韓信最先反應過來,把兩個還沒丟掉的外包紙盒扔給劉邦:“怪我先入為主,上麵寫的是你表兄家的地址,過兩天又是七月初七,我還以為是你寄的。”
劉邦撿起一個紙盒,拿在手上隨意顛著:“何況‘心月’為什麼是‘心悅你’,如果是二十八宿裡的‘心月狐’呢?”
韓信:“供奉心月狐確實能求姻緣啊。”
紙盒“啪”地一聲掉在地上。
“你要是這麼說,我沒什麼好反駁的。”劉邦無奈地揉了把臉,“但我謎底上寫的確實不是姻緣。”
他頓了頓,又開口道:“我的大將軍,能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即使天已翻,地已覆,大漢已不在了,你依舊是我劉邦的開國功臣。”
“我可不能隻講一句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