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偃的過往 若是喬臨溪架不住謠言的重……(1 / 2)

吾非孤生竹 采芹人 4281 字 2024-03-30

李偃沒有一絲猶豫,決定借搶南螺珠的幌子盜竊“知命”,他讓王雄混在護衛之中,在同行人馬的飯食裡做了手腳,便於他下手行動。

李偃事前怎麼也預料不到自己的麵罩會被韓郢拽下,他計劃這一切時根本沒想過被發現了該如何應對,當麵罩掉了一半,僵在原地的不止韓郢,連自己也愣住了。就在這時,湯付群殺向馬車中昏睡的張仲,韓郢為此腹部中了湯付群一劍。

李偃每一天都驚魂不定,尤其在夜晚,韓郢閉不上的眼睛在夢中瞪了他十幾年。他偷偷去韓郢墳前悔過,在墳前種下一棵高大的青鬆,跪在荒塚前自責哭泣:“謙溫兄,我從沒想過要殺你,當時你為何要拽下我的麵罩。你一直讓我活在罪孽中,體量一下我這顆救母的心吧。”

這十六七年相安無事過去了,李偃內心的悔恨和愧疚已慢慢淡去,偶爾想起往事或是心情鬱結時,就一個人默默喝著悶酒,他很喜歡獨自享受痛苦的感覺,酒醒後能把往事再忘掉一段時間。他以為那件事不會再有人會提起,直到清風劍突然出現在他眼前。

“譚昭,譚昭?”李偃把這個名字放在嘴裡反複咀嚼,那個年輕人的眉眼與韓郢非常相似。起初李偃也懷疑譚昭的來曆,對年輕人的話將信將疑,再加上仲昆提起徒弟時的話與他說的絲毫不差,李偃才把懸起的心稍稍放下。

真是虛驚一場啊,韓郢怎麼還會有個兒子沒有死。

直到派去跟蹤的湯付群回報譚昭的行蹤,李偃才感覺到逼近自己的危機,儘管譚昭把身世掩蓋的滴水不漏,但是他去樊璣城、去那片亂墳崗已經說明了一切。

李偃曾在韓郢的墳前發誓,等送走老母親的最後一程他一定會在韓家的墳前自殺謝罪。譚昭的出現讓他處處如履薄冰,才發現自己並不想死。

他找來心腹湯付群,心中早已有了打算,還是問湯付群:“如果譚昭真的就是韓郢的兒子,我們該如何?”

湯付群直言道:“殺了他。”

李偃若有所思道:“他雖年輕稚氣卻使了一手好劍。那日比試劍法,隻幾招我就敗在下風。”

湯付群:“先生多年沒碰刀劍,遜他一些也說得過去。”

李偃搖頭道:“再讓我年輕十歲也不敵他,仲昆真教了個好徒弟出來。”

湯付群道:“明著來不行,我就暗著來,任他再厲害總有疏忽大意的時候。”

這個湯付群是李偃少時從惡霸手中救下來的人,此人心胸狹隘,睚眥必報,唯有對李偃忠心耿耿。他跟在李偃身後多年,享受李偃帶給他的富貴,甚至有時候搬出李郊尹這個身份時,也能給他帶來權勢上的滿足,如果李偃不殺譚昭,湯付群自己也會動手,就像當年他勸說李偃殺韓郢一樣。

李偃問:“這幾日他都去了什麼地方,接觸過什麼人?”

“他見過黃陵侯之後便去了樊璣城。他去亂墳崗之前同一個‘公子’在一起,雖是男子裝扮,但是身形模樣一看就是個姑娘。”

李偃隨口就說:“一個姑娘?或許是他幼時在樊璣城的玩伴。”

湯付群:“那姑娘是姚工正家的女眷。不知為何,她現在正被姚工正關在府中。”

李偃突然有了興致,想起前段時間那個姑娘落下的玉佩,思忖一會道:“原來是她。我知道那個丫頭是誰,她的來頭可能不小啊。”

湯付群疑惑不解:“她有什麼來頭?雖說是姚府千金,卻和下人無二。”

“你還記得十七年前連夜失蹤的顧妃?當時的妘後,也就是如今的妘太後,在顧妃失蹤後憤怒之下打死三個宮女,顧妃的失蹤一直是眾人不願提及的事情,姚家這姑娘恐與當年那件宮闈秘事有關。”

湯付群吃驚不小,問:“你是說,她是與顧妃一起失蹤的小公主?”

李偃搖搖頭,他也不敢確定事實是不是如自己猜想的一樣。

“先生為何知道這件事?”

“上個月宴請姚禮和仲昆時那姑娘也來了,她丟了件東西在我這。”李偃從架子上取下一隻木盒,將喬臨溪丟在李府的殘玉遞於湯付群。

湯付群細看過玉佩後震驚地問:“確實是王宮之物。姚禮好大的膽子,竟敢私養皇室血脈。”

李偃道:“她丟下玉佩後我也稍微打探過她的來曆,說是姚禮的外甥從外麵撿回來的一個棄嬰。到底是不是皇室公主,我也無法不確定。”

湯付群道:“此事可細問姚工正。”

“以這丫頭在姚家的地位來看,姚禮並不知此事,不然憑他的膽量敢輕視了她?”

這時,李偃突然哈哈笑起來:“侯爺為雲錦公子的事情煩憂久已,這丫頭說不定還能幫上忙。”

湯付群也跟著笑道:“說不定她也是捏住譚昭命門之人。”

李偃若有所思的看著他。

湯付群按李偃的吩咐,一路跟蹤喬臨溪和韓維到了南楚。那夜的篝火會上,湯付群本沒打算動手,一直混在人群中盯梢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