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佩的來曆 “等過了寒冬,挑個暖和日……(2 / 2)

吾非孤生竹 采芹人 3958 字 2024-03-30

一個月前的某日午後,喬原肅立在國君寢宮外,作為一名合格的郎中騎,他站得筆直一動不動守著殿門,可穿堂的冷風凍的他雙手通紅,正巴望換職後回舍處烤暖盆,這時,門被輕輕打開,宮人胡才探著頭招呼喬原道:“小子,進來,國君要見你。”

喬原慌忙卸下刀劍,整理衣裳和頭冠,隨宮人輕輕走進國君的寢宮。寢宮裡稍顯昏暗,屏風前放一大盆剛才他奢想的碳盆,宮人讓他就站在碳盆處等候。

隔著屏風的輕紗,他見到其後朦朧的身影,國君坐在床邊正由宮人給他更衣穿靴。

“是喬原嗎?”

喬原心頭一驚,行禮道:“君上,卑職喬原。”

國君道:“外麵冷的很,你先暖暖身子。”

喬原離炭盆很近,微弱的碳火把他右側臉頰烤的生疼。國君從床榻緩步下來,繞過屏風走到喬原麵前,問:“你家中有個妹妹?”

喬原心裡不安,不知道說出的話會帶來哪種後果,小心翼翼回道:“卑職從小長在舅父家,有兩個表妹。”

國君愣了一下,他也不知自己要打聽的到底是哪一位,又問:“聞言,你有個極疼愛的妹妹,是哪個?”

喬原心裡縱使有無數疑惑也不敢在國君麵前說謊,隻能如實回道:“還有一個照顧卑職起居的丫頭,因性格伶俐,我也把她當妹妹待。”

國君理著寬大袖子上的紋飾,慢悠悠在案幾前坐下,宮人忙沏上茶水。“那就是三個妹妹了,都叫什麼名字?”

他簡單的幾句詢問既威嚴又像一個作長兄的口氣,喬原仍膽戰心驚到雙手發燙,後背慢慢地滲出汗珠,他低著頭謹慎回答:“三妹姚靈靈,四妹姚青青,還有一個喬臨溪。”

國君輕擊雙掌笑道:“那應該就是喬臨溪。聽說她是你撿來的?一覺醒來寡人全身酸累,你給寡人講講撿那孩子的來龍去脈。”

是何人在國君麵前提起喬臨溪,國君究竟有何用意,他沒有時間去深思,為避免“禍從口出”,講的十分簡短:“小時候和舅父去打獵,在一片林中發現,見她可憐,就抱回來養大至今。”

“哪裡的樹林?”

“樊璣城郊外的林中。”

國君微微傾起身體問:“發現的她的時候,可還發現其他人或是物件?”

“隻有一個繈褓,當時護在一隻母鹿腹下,沒見到其他東西。”

“今年多大?”

“過了這年關就十九了。”

國君端起麵前的清茶,邊抿邊思索,突然笑說:“等過了寒冬,挑個暖和日子,讓她進宮來住段時間。”

喬原猛的抬頭,震驚不安回道:“君上,因卑職疏於管教,我這個妹妹蒲柳陋質一向不諳禮度,她所到之處必引起一片笑話,如何能進宮來。”

國君一肚子精明,滿臉壞笑盯著汗水涔涔的喬原:“哦,那寡人就更想看看她了。”

喬原竭力勸阻國君的要求:“君上,她生性古怪又任性無禮,從來沒受過管束,若是進宮中,卑職擔心她會不知輕重的鬨下許多禍事。”

“你放心,不管她闖下什麼禍事,寡人都恕她無罪。”

走出寢宮外的喬原憂心忡忡,究竟是何人在國君麵前提起了喬臨溪?舅舅這人知足常樂,混到如今的地位他已誌得意滿,絕無利用女兒再向上攀爬的野心,旁人更不會在國君麵前美言舅舅的女兒,除非是有目的的美言?

向國君提起喬臨溪之人,必定是姚家的熟人,會是誰?

那年喬原從林中帶回喬臨溪放在李大娘處照顧,至晚離開時,李大娘突然從床席下摸出一塊玉佩遞給喬原,道:“是這女娃身上的東西,我以為上麵紅色是血跡,擦了半天,原來是順著玉紋長的。”

他接下玉隨意看了一眼就撂在房中。

臨溪三歲時,他因極疼愛這個小妹,生怕她有一日會被親生父母認回去,方想起那塊玉。

玉上刻著生辰和名字,他私下將玉佩的圖騰畫下請教舅舅,姚禮接過紋樣後認真的告訴他:“此紋飾隻有正崇宮殿的公子公主們才可佩戴。”

喬原深藏心中的震撼和害怕,又問:“興許百姓見紋樣好,也自己刻來佩戴?”姚禮嗬嗬笑道:“此是皇室貴胄的圖騰,百姓可不敢佩戴。”

他小小年紀藏著如此大的秘密,惶惶不安不敢同任何一個人說,默默琢去玉上的字跡。常在閒聊中向姚恒打聽宮內的事情。姚恒年紀大他幾歲,交遊眾多,他們那群人口中總有喬原愛聽的稀奇古怪的事情,他從他們口中聽到四年前的癸巳年,宮中發生過一件妃子失蹤及三名宮女被杖斃的的秘事,從此對臨溪身世更諱莫如深。

臨溪五六歲起,常向喬原打聽父母一事,受了旁人的委屈就哭唧唧抱著他要去找她娘親,喬原不忍奪走她母親給她留下的唯一念想,將玉交到她手中小心囑托道:“你要保護好它,不能拿出示人,否則你娘會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