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內馬鞭方舉,忽一物事飛來,正中公子頰,血流披麵。貴公子齒痛大嚎,叫嚷不止,眾家丁皆慌,忙來攙扶。
貴公子怒,視擊麵之物,乃地上銀錠一枚也,又急覓肇事者,方欲舉目,見西舫鷁首立一偉丈夫,粗聲自認曰:“扔汝著我也,非乾他人事。汝欲報仇,過船來!”
貴公子罵曰:“醃臢臭蠹夫,汝何人?!”
“京兆何光也。”
貴公子欲上前撕扯,卻見何光騶從雄壯,心下暗生畏懼,隻得恨罵不已,含憤而去。
見惡人去,何光複回,俯身臨篷窗低語數言,少間,竹簾微啟,內似有細語,何光俯首唯唯諾諾。
王藥距離遠,不聞其聲,但覺滿鼻暗香浮動,知舫中必有佳人也。
片時,何光越船至,舉手曰:“恐再添禍事,我家主人欲我護公子及家人返。”
王藥長揖拜謝:“敢問府上為誰?”
何光含笑擺手,並不回話,唯有催促快行而已。
尋月,有一小鬟攜重禮至王藥所在,上一書函。王藥展讀之,見紅箋一幅,簪花小楷工書曰:“常言曰:‘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妾自上次舟中聽君歌聲,心心念之,近日更茶飯不思,思之愈切。如不見棄,請移玉趾,寒舍一敘。”
王藥早欲親詣答謝,見人來,立隨其行。又見小鬟紅襖白裙,笑語可人,問其名字,小鬟俏笑曰:“小紅也。”
行半日,至一處,抬頭皆是殿閣樓宇,鱗次櫛比不下萬間,舉目都是雕梁畫棟,人物花鳥栩栩如生。
回廊曲折,幽遠深邃,轉至一廳,但見室內陳設精巧,富麗華美,實王藥生平未見。
俄頃,童仆魚貫而入,少時,酒漿羅列,案陳佳肴。
未及暇坐,猩色屏風後轉出一麗者,嫋娜多姿,步態翩躚。
微窺之,年屆豆蔻,容顏絕代,令人不能直視,蓋非塵世之人。
小紅笑曰:“此為大唐京兆府府尹長女也,小字玉娘。”
王藥長揖到地,深為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