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怡清跟演員男行動最方便,速度當然飛快,最快完成堆雪人的任務。演員男不是北方人,從小沒玩過雪,壘的歪七扭八,不過好歹還能看出個外輪廓來,該用上的都用上了,節目組也就算他們通過。
但可能沒想到每組時間差距這麼大,節目組並沒準備給先結束的隊伍休息的地方,孫怡清跟演員男先忙完了,居然隻能在旁邊乾瞪眼罰站。
冰天雪地裡生站半個小時還不得凍僵。導演連忙指揮工作人員去打熱薑茶。
孫怡清也不想乾站著等僵,跟演員男一起幫助彆的組找東西,加快堆雪人的速度。他們紅線長,活動還算方便,各顧一頭埋頭苦挖材料。
工作人員給他們端來熱薑茶,孫怡清吸溜了兩口暖身子,感覺牙齒神經都因這冷熱交替敏感的麻了下。他們臨時弄來的薑茶,條件有限,沒能給每個人都安排上,孫怡清和演員男拿著保溫杯挨個給嘉賓分兩口。
她離時黎最遠,也不是刻意,自然最後一個給她。時黎帶著毛線手套,手套上雪花都結成厚厚的一塊塊,拿著很不方便,準備脫手套去接杯子。
孫怡清猶豫幾秒,說,“你彆摘了,一堆還得戴上,太冷了,我喂你吧。”
說完心裡自我念經。她可沒彆的意思,戴珈淮也是手套不好摘,她幫她倒了幾口喝的。
時黎怔然,又意外,點頭。
她屈膝,仰頭,去接孫怡清的杯口。孫怡清手抖了一下,很快穩住,喂她喝了兩口熱水暖和。時黎比了個OK,直起腰,孫怡清晃晃杯子,“沒多點了,要不你都喝了吧。”
時黎搖搖頭說不用了,“你喝了吧,天冷,我們這邊可有的取暖。”他們這組雪人才堆了沒一半呢,有的忙活。
孫怡清把水杯收回來,問其他人還要喝嗎,都說不用夠了。這麼冷的天放久容易涼,她想乾脆趁熱喝了,順勢舉到嘴邊,卻發現邊緣很細微兩道淺淺的口紅印子——是時黎喝過蹭的,這個位置她嘴剛才碰上。
不排斥,但有種很詭異的感覺。
孫怡清若無其事的側了側身,避過鏡頭,將杯子轉了轉方向,換了個位置一飲而儘。
謝清被抱著運輸,反而比繩不長不短的還快點,運氣也好,很快把材料集全了,第二個堆好雪人,加入幫忙的隊伍。時黎差蘿卜鼻子跟小紅帽子,戴珈淮隻差扣子,但紅蘿卜紅帽子肯定比小紐扣好找,最終成功反超,成為第三個完成隊伍。
時黎歡呼,跟計算機男擊掌。
她穿白色保暖衝鋒衣,白毛衣,白色滑雪褲,手套上沾滿雪塊,像隻支棱耳朵慶祝的小兔子。
孫怡清默默移開目光。
第一個默契分工環節結束,紅線可以摘掉了,四組都把紅線取下來,謝清歡呼雀躍,終於恢複自由身!蹦蹦跳跳一溜煙跑到隊伍最前頭。
他們紅線太短,行動起來確實不方便,正常走路都時不時被拽一下,稍微伸伸胳膊就容易打到對方。
下一個環節終於不是無聊的小遊戲了,導演組將他們拉到雪場。這裡主要提供滑雪、馬拉爬犁、狗拉爬犁、雪圈等雪上遊樂項目。滑雪現場設有高山雪道、魔毯、吊椅、拖牽等專業滑雪設施,也算是A市的特色活動之一。
小遊戲結束,接下來就是純當地體驗的玩樂項目了!
來之前孫怡清在網上查過旅遊攻略,馬拉爬犁、狗拉雪橇都是當地比較有特色的旅遊項目,其實她還有挺有興趣體驗一下的,畢竟從未來過,A市遠且沒什麼適合拍攝的地方,以後應該也很難再來一趟。
但節目組考慮到這兩個項目需要動物拉犁,都有可能放在網上導致爭議,還是取消了這個環節,孫怡清略有遺憾。
先玩雪圈,有專門滑道,他們坐魔毯上去,早有當地雪場的工作人員準備好雪圈等他們上來。雪場的工作人員向他們簡單介紹了雪場的背景、雪圈玩法以及需要注意的安全注意事項,嘉賓們整理好衣服,先來第一輪。
兩個賽道,戴珈淮跟孫怡清第一個滑。下去十秒鐘,上來十分鐘,從大坡迅速滑下來的刺激感確實有,他們都緊緊抓著把手,但雪圈沉的要命,又雪後使不上力氣,一腳深一腳淺,拖到魔毯上都累個半死。
孫怡清把自己的雪圈連拖帶拽側翻上魔毯,又回頭幫栽進雪地裡的戴珈淮拉圈,兩人合力弄上魔毯,氣喘籲籲,感覺身上微微發熱,在這大冷天裡後背都出了薄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