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畫著八卦圖,每個卦位標注著一個人的名字,還有兩個人位於八卦中央。
“戚半山是哪個?”主管張望著。
“是我。”戚半山從人群中走上前。
矮瘦乾練的主管迅速打量了戚半山幾眼,指著靠近離火位的那個點,道:“你和仙師一起站中央這兩點——你站這兒。”
戚半山覺得他說話的語氣有些怪,但也沒多在意,點點頭應下了。
“請諸位務必帶上自己的刀和這張符紙。對了,你站中間就不用符紙了。”主管邊說,邊有小廝將符紙分發給其他八個屠戶。
“勞煩各位了。”主管言辭懇切,“請各位一定相助仙師除魔,還知魚鎮一個安寧!”
主管帶著小廝走了,朱有財和戚半山一塊走出院門。
“我還沒見過仙師,你說明天會是怎麼樣?我怎麼覺得這陣勢像跳大神呢?和雲繞村的費神婆一個樣。”朱有財拿著符紙翻來覆去地看,頗為興奮,“這符紙看上去真玄乎。”
戚半山瞥了一眼他手上的符紙。
這符隻有手掌大小,是裁剪的長方形黃紙,上邊用黑墨畫出條條錯綜複雜的痕跡,看上去倒是神秘。
——聚靈符。
戚半山在心中默默念道。
——還是劣質的。
不過這樣看來,能拿出正經符籙的陳仙師起碼比那些隻會念叨的神婆靠譜。
次日,眾人在辰時前都醒來了,吃過早飯準備出發時已至巳時。
他們出了王府,沿著空蕩蕩的承祥路走向低矮的牛頭山。
知魚鎮向來以魚為生,每年秋季魚洄遊,就是知魚鎮最熱鬨的時候,而來往商販大多來自郡中大城——嶺江城。
然而現在並不是漁季,鎮上也就沒有幾個外來的旅人。加之這幾個星期出了這些事,人心惶惶,一聽王老爺今日除魔,皆藏在家中閉門不出,店鋪也都歇業一天,就等著除魔完成。
王老爺和大少爺隨陳仙師在前頭的馬車裡,主管伴著小廝殷勤地贅在車旁,五六個衙門捕快捆著出事的小孩跟在他們後邊,還有四五個小廝領著眾屠戶走在後頭。
據小廝所言,他們將要前往位於牛頭山山腰處的宅院。
這座宅院建成於百年前,是王家原來的老宅,後王家因某次失火而順勢全家搬遷至山腳下的知魚鎮中,也方便生意往來。
而鎮上的私塾就位於牛頭山山腳,是鎮上官府出錢設立的,由鎮上秀才擔任夫子。
牛頭山並不陡峭,樹木稀疏,小溪清淺,也沒有毒蛇猛獸,平日裡私塾下課後學生們就會上山玩耍,要是下學早,無事可做的他們還會在王家老宅裡探索,直到不得不回家。
一行人來到山腳,山上沒有大路供馬車前行,因此王老爺和陳仙師隻得下車步行。一群人三三兩兩,繞過葉子即將開始枯黃的樹乾,沿著痕跡明顯的小路行走。
“不知道王家老宅會是什麼樣的?”
“據說那些中邪的小子都去過老宅。”
“仙師說邪祟就在老宅裡。”
……
相較於對此行目的地忐忑不安的眾人,戚半山顯然對觀察他所經過的道路更有興趣。
上山小路並不是直直的通向王家老宅,而是挑著平緩處彎彎曲曲的繞向老宅。小道不是因過路人多而被踏平的,路上有人工雕琢過的痕跡,每隔不遠便會被削去小塊泥土形成凹槽,壓上可供人踏步的簡陋石板,防止在陰雨天踩了一腳泥。
視線逐漸開闊,一座外牆爬滿綠苔的大宅院豁然出現在眾人眼前。除了那些小孩,沒人有興趣到這種地方來。
幾十年過去,宅子外長滿了各種雜草,內部倒是沒什麼變化,坍塌的木頭橫七豎八地被翻開堆在一起,木頭上長著苔蘚和暗紅色的菌類。前不久剛下過雨,宅子遮擋下的地還未乾,散發著雨後泥土的氣味。
走在前頭的陳仙師先進去,他在裡邊逛了一圈,然後叫人進去清理場地。
七八個小廝們連忙殷切地進去除草搬木頭,清理出一塊空地後出來喊小孩捕快和屠戶進門。
捕快壓著越來越狂躁的小孩進了王家老宅,屠戶們提著刀也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