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未行至梅移園,陣陣梅花香飄忽而來,感歎梅花之餘,頗有才氣的孔芷芸情難自禁“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王後讚賞的朝孔芷芸點了點頭,未出閣前,京中第一才女的雅稱是莫家嫡女莫雪煙,成為王後,再也沒有機會,評文作詩。
才人輩出,不過三年,才女之名,落到了孔芷芸頭上。
內心沉寂許久的莫雪煙,內心的的種子已悄然發芽,想念過去意氣風發的自己,看著如今皆風華並茂的世家小姐,提議即興來個詩會。
以“梅”為題,彩頭為梅花晶雕,要知梅花晶雕是采用稀有的白羊脂玉,此材料雕刻的玉件,皇室也隻有幾件。
感歎王後怎如此大手筆,梅花晶雕大家都誌在必得。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草秀故春色,梅豔昔日妝。”
“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鄉。”
隻要通文墨的小姐,都奉上自己的佳作。
王後看著李月池,心想她一出手,梅花晶雕定不會花落彆家,自己打的就是這個主意,沒有原由,實在是無法直接賞賜如此貴重之禮。
察覺到王後的目光,李月池謙卑婉拒“多年帶軍,早已不通詩文,就不獻醜了”
不能見她展露風采,皇後與孔芷芸皆有些遺憾。
初進梅園,映入眼底的是一片紅海,朵朵嬌豔欲滴,放眼望去,看不見儘頭,自詡見多處梅花的李月池,比之今日所見,以往也都遜色不少。
王後傳喻,自由賞梅,宮內的畫師,早已在此待命。搭建的涼亭內,放置了熱茶與點心,也可歇腳休息。
快到正午的陽光照耀在梅花上,融化了寒霜,沾了露珠顯得波光粼粼
“哇,大家快看”不知哪位貴女驚呼出聲,眾人環顧四周,找到了聲源所道之處。
梅林深處,一女子站立在樹下,正好沒有遮擋的陽光投在她的身上。
妃色對襟棉絨褂襯隨著光線變換著顏色,不知何花樣的孺裙,隨著衣物主人的走動,時而綻放時而陰暗給人以凋落之感。
像是變戲法似的衣物,連皇後娘娘都未曾見過,坐在庭內的莫雪煙驚訝之餘,起身向她走去,忍不住提醒的孔芸芷,還是先出聲“月池姐,你的衣服”
聽見聲音的李月池先是轉身看向孔芸芷,接著低頭看了看衣服。
該死,本是想著沒有合適的衣服參宴才穿了這身,忘了這衣服的花色了,緊張之餘也不忘向王後解釋
“衣物不過是家夫閒時所置,因針法特彆,故能呈現隨光變換之感”
害怕有人借機誣陷,本無嘩眾取寵之心,陰差陽錯又成為了眾矢之的。
希望王後相信自己,絕無故意進宮勾引之心。
單純被衣物吸引的莫雪煙,並未多想,參宴的皆知,王後主持的私宴,向來隻有女子參加,王上也不會來打擾。
勾引王上她知道李月池並無此心。
“隻是覺得好看,多打了兩眼,近年宮內的衣飾也乏味了些,白禦事也該多盯著點了”
“是,織物司定會儘心”白如點頭應是,見李月池投來歉意的目光,回以微笑,示意無事。
見王後都對此衣物表示出興趣,各種讚不絕口的話,也向李月池飄去,忙著回話應付,也是怪累人的。
王後已興致缺缺,囑咐回殿開肴。
宴席是長雲流水的席麵,依照家族官職落座,李月池即將上任檢公掌事,直接坐在王後左手邊,孔芷芸坐在右手邊,白如與王後同坐正位伺候用膳。
各式佳肴以時上位,身邊傳來掌膳房總管司事莫雅蘭的菜品解宣
“密釀茂須”
“遍地景裝鱉”
“通花軟牛腸”
“暖寒花釀驢蒸”
“三鮮瑤柱”
“禦膳豆黃”
“糖蒸酥酪”
“翡翠凝露糕”
“獅峰龍井”
······
王後宴會最是不用拘束,比之其父右相莫達夫,莫雪煙在眾臣家眷中皆是楷模,走到這一步不容易,宴會馬上就接近尾聲。
白如俯身在王後耳邊輕語“娘娘,今日的詩會的彩頭還未評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