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拿鞭子 三人到了東苑,屋子……(1 / 2)

隨玉而安 晴舟過 2664 字 11個月前

三人到了東苑,屋子裡暖爐已經生好,在外麵凍得發抖的安玉此刻恨不得坐在塌上也抱著暖爐。沈逑然這才告訴安玉,邀她過來是想請她幫忙。

“幫忙?”安玉不解地問,“你對我會不會未免有些太客氣了啊。”

顧夫子聽到安玉的回答開了口,“剛剛逑然跟我說,跟安玉相商不言幫忙,你們二人倒是心有靈犀。”

兩位小娘子相視一笑,沈逑然繼而開口:“是這樣,剛剛在義堂夫子提議過年前可以在義堂舉辦一次集會,多邀請一些人來,看能不能為那些阿姐阿嬸的手藝打出名聲。所以特意喊你過來商量這個集會該怎麼辦。”

安玉聽完覺得這個集會有些耳熟,這不就是後世的營銷。理清這一點,安玉的點子一個接一個冒出來,興致勃勃地與沈逑然和顧夫子分享。

三人商量了將近一個時辰才意猶未儘地結束,安玉覺得和有才氣的人一起頭腦風暴的感覺可真好。尤其是她和沈逑然,幾乎說的每個點子,對方都能準確地理解。

將事情基本商量好後,安玉滿意地伸了個懶腰,癱在了踏上,很是沒有規矩,但是顧夫子沒有製止,沈逑然更是看著安玉邊笑邊搖頭。

安玉覺得自己的姿勢好像確實有些不雅,便解釋道一會還要去武館練武,趁現在時辰還沒到,先休息一會而。沈逑然驚訝於武館竟然還沒有放年假,在得知過年楊隨依然會待在武館,沈逑然意有所思。

安玉愜意地躺平,聽顧夫子和沈逑然繼續聊天。

顧夫子對近些時日的朝堂動蕩似乎了解頗多,“前些日子北地又開始動蕩,大聿以銀養和的戰略已然完敗。若不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還是文官決定戰事走向,大聿未來……”顧一清猶豫著,沒有將話說出口。

“夫子,”沈逑然接著說道,“陳夫人上次喊我過去商量義堂的事,叮囑我要開始屯糧,不然……怕是以後義堂那麼多人口,都將沒飯吃了。”

“沒想到大聿還是走到了這一步……當時以銀養和的大部分銀兩都不是從國庫所出,而是附加了一層稅,百姓早已承受不起。而且那北地黑土繁沃,如今卻遭得倭人來犯,哪裡還能穩定地生產出糧食?百姓就算不求大富大貴,可總要有一口吃的,現在連吃的也不能保證,怎能保證大聿還能安穩如初。”顧一清分析道。

“夫子,若是北地局勢繼續惡化,恐怕這百姓……”沈逑然說。顧一清接過話開口,“怕是以後大聿不僅有外憂,還要有內患了。”

安玉沒有真的睡著,半闔著雙眼的同時也在思考二人所聊之事。安玉覺得自己很有可能想簡單了,未來大聿可能不僅僅和外族有一場仗要打,或許內部的動亂要來的更早一些。

本來還算輕鬆的心情,此刻變得異常沉重,安玉一想到自己可能也要經曆多事之秋,便不住地唉聲歎氣,雙眼放空看向房頂的橫梁,也不知在想些什麼。

歇夠了時間,安玉起身準備告彆顧夫子和沈逑然,前去武館練武。沒想到沈逑然叫住了安玉,請求安玉幫她向楊隨問好。安玉沒多想,欣然答應,點著頭便衝出了東苑。

待安玉走後,顧一清看著沈逑然,一直到沈逑然覺得疑惑,顧一清才開口:“今日便是我又多事一回,許是剛才話本就已說多,也或是有人又托我來打探你的消息。”顧一清毫不隱瞞陳夫人交待給她的任務,“逑然,你跟太子和將軍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