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也是可以的 安玉的春節過……(1 / 2)

隨玉而安 晴舟過 3696 字 11個月前

安玉的春節過得特彆快,她沒事就會看看商街裡來來往往都是走親戚的熱鬨場景,轉眼之間就到了上元節,這是安玉每年除了端午之外,最喜歡的節日。

大聿上元節前後有五日歇假的時間,每到這時,都城街頭巷尾都會掛上各式各樣的彩燈。比起除夕,商街在上元節要顯得熱鬨許多,無論男女老少都願意在這幾日出來賞賞燈會、猜猜燈謎。

而且商街還有個習俗,為了在上元節能夠吸引注意,家家戶戶都會在自己店鋪前擺放獨創的花燈,這讓整條商街看起來就像個大型的燈展。離開夜如白晝的現代太久了,能夠有機會看到如此火樹銀花不夜天,讓安玉尤其鐘愛上元節。

想著過年後在學堂的日子不多了,安玉嘗試性地給沈逑然遞了個帖子,邀她上元節當晚一同出來遊燈會。本以為沈府高門森嚴,卻沒想到很快就收到了沈逑然的答複,於是二人便約定上元節當天見。

安玉本想叫上宋心琴,可去了宋家的布坊卻看見店門緊閉,家宅處也無人應答。安玉不敢多想,隻當作宋心琴她們回了老家過年,暫且休店。

到了上元節這天,安玉早早起來開始收拾,親自動手給自己和沈逑然做了花燈。她讓父親和安柏給自己劈了點木材和軟竹,用上了不知從哪學來的手藝,靠著繩線做了幾個燈籠。安玉按照自己的習慣,在燈籠上簡要幾筆勾勒出憨態可掬的小狗和慵懶散漫的小貓。安玉看著桌子上一堆燈籠,相當滿意自己的手藝。

挑出沈逑然和自己的燈籠後,安玉將剩下的燈籠送去了施茜家,分給她的弟弟妹妹。施茜近幾日都忙得很,大聿上元節不僅有燈會和猜謎,還有各類各樣的表演。施茜所在的角祗社就在瓦市有演出,若是今夜表演的好,名氣自然而然就能傳出去。有了名氣,施茜的機會便能多起來。

傍晚時分,安玉收拾完,便去了商街入口處,在那裡等待沈逑然,她乘馬車而來,必定會經過這裡,而且今晚商街熱鬨非凡,將馬車停在此處最好不過。果然不等多時,安玉便看見沈府的馬車駛來,停了馬車,沈逑然從馬車上走下。

看著不同往日,著了紅色披風的沈逑然,安玉不等打招呼便走上前去,將沈逑然披風的連帽拉起,帽簷處的兔毛蓬鬆細密,遮住了沈逑然大半張臉。

沈逑然不明所以,看向安玉。安玉一本正經:“然然,你若今日就這麼遊逛,怕是商街全部的花燈加起來也沒你耀眼。”實則是因為安玉覺得今日天寒,又是晚上,沈逑然剛從溫暖的馬車中出來,這麼一見風,安玉怕她出什麼意外。

“然然?”沈逑然沒注意安玉後麵的話,全部注意力被這個昵稱占據。安玉扶額,大聿還真沒這麼稱呼彆人的,自己隻是想逗一逗沈逑然,根本沒注意自己說了什麼。

但是安玉臉不紅心不跳,強勢回應道:“嗯,這是咱倆之間的秘密,我也不知道你的小字是什麼,以後私下我就這麼稱呼你行不?”

沈逑然笑開,再開口時叫了一聲安安。安玉朝沈逑然豎起了大拇指,這等舉一反三的速度不愧是你。

“子君。”沈逑然向安玉透露了自己的小字。

安玉剛開始一愣,隨後才反應過來,“你的小字?”沈逑然點點頭。安玉接著說道:“詩經裡那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沈逑然聽到這,將目光移向了彆處,點了點頭。接著她就看到了安玉腰後的裙封裡插這兩根又像扇子又像棍子之類的東西。

“你腰後彆的什麼?”沈逑然問。

安玉往腰後一模,才想起來,剛顧著給沈逑然戴連帽,將做好的燈籠隨手插在了腰後。

“這是我親手做的燈籠,咱倆一人一個。”安玉拔出燈籠,手上一用力,幾條束在一起的棍子便伸成一個圓。安玉將燈籠固定好,插上火燭,一個簡單卻又不失童趣的燈籠便如戲法般展現在沈逑然眼前。

沈逑然接過燈籠,連連誇讚安玉手巧,自己很喜歡。兩人朝著商街走去,此時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可眼前一片燈火通明,熙熙攘攘的到處都是人。

沈逑然今日過來沒有帶婢女,安玉一邊觀賞著花燈,一邊分出一些精力照看沈逑然,隻因今日主街上人實在是太多。上元節不僅是男女老少能夠出來遊玩放鬆的節日,更是少男少女借此表明情誼的契機。因此商街的主街上人聲鼎沸,有些攤位處更是人擠人。

兩人踱步到一處熱鬨的攤位,此處猜謎的人最多。安玉往前探了探,原來攤位上擺的全部都是小娘子用的首飾,用料不算金貴,但是工藝卻很精致。

安玉給沈逑然遞了個眼色,兩人一人一句的開始解謎,漸漸地攤鋪周圍的人不再看謎語,而是專注地看著兩人。每當她們解出來一個謎底,周圍便開始鼓掌叫好。攤主看著兩位嬌豔明媚的娘子為攤位吸引了這麼多人,笑眯眯地將最精致的兩枚發簪拿出,當做她們的獎品。

安玉接過發簪才發現原來這通體白玉般的發簪竟是由木料所製而成,不知這攤主用了什麼工藝,竟讓這木質散發出圓潤的光澤。而簪頭更是極具巧思,隻用了打磨好的貝殼三三兩兩錯開放置,相比起大聿非常具象的簪頭設計,這種抽象又簡約的發簪一下子就得了安玉的喜愛,沈逑然也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