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那個天菜 楊,少,將,軍……(1 / 2)

隨玉而安 晴舟過 3628 字 11個月前

楊,少,將,軍……楊隨?安玉忽得便抱住了安柏的手臂:“你是說楊隨?”

安柏抖落抖落胳膊,費勁想把安玉的胳膊甩下來:“是啊,就是將軍。”

“他怎麼會來?”

“我聽到的消息說朝廷為了鎮壓這次起義,特意抽調了一隻備戰軍,將軍就是這次的指揮使!”安柏一字不差地將消息轉述給安玉。

安玉沒有安柏那麼欣喜,倒是越聽心裡越沉。原本是本地抵抗倭族的大將軍,在北地常年等不到朝廷的援軍,國土之內百姓起義反而出動了原本該去北地的備戰軍。安玉喜歡水滸,這不妥妥一出用梁山好漢製衡綠林江湖的戲碼。

這皇帝老兒也是忒不做人,對外一條蟲,對內倒是一個法子接著一個法子,見安玉一直沒吭聲,安柏推了推她。安玉反應過來走到桌旁坐下,看的安柏直稀奇:“你這是怎麼了?將軍來你不是應該高興嗎?”

“我高興,我高興啊,我沒說我不高興。”安玉雙眼無神。

“那你怎麼一副這出樣子?看起來對這個消息挺不情願的。”安柏繼續問。

“我隻是在想,”安玉一字一頓,“你說這楊隨來了,該怎麼打?一股腦的把方碩真打散?然後從此夾起屁股做人?”

“阿玉,”安柏摸了摸她的頭,“你怎麼會想到這些?”

“楊隨都走到江陵了,這些事當然要想啊。”安玉一臉正直。

“你彆操那麼多心,怎麼打,打成什麼樣,將軍心裡自有定數。”安柏不像妹妹這般擔心,出於對楊隨的崇拜,他反而對這場戰事充滿了信心,“你彆瞎想,將軍或許能將這死局解開,相信他。”

“你還挺敏銳。”安玉覺得安柏也沒那麼不操心。

安柏起身往外走,“某些人是關心則亂,這心都操稀碎。”

安玉:…………

——

衙署聽到朝廷援軍將至的消息之後,一改往日的沉悶,尤其是縣尉廳那邊,訓練的兵士都比從前輕鬆不少。

方碩真部打完恒州之後進展不順,雖然荊湖地方廂軍人數上不占優勢,可刺史指揮得當,不似那兩廣任由事態一點一點亂下去。安玉算了算時日,可能方碩真還沒打到潭縣,楊隨就已到位。所以……安玉看著從架閣庫翻出來的地圖,指向一個地方,“攸仁。”大概率,楊隨可能會在這個地方直麵起義大軍了。

二百裡,潭縣離這裡不算近,若是楊隨在這裡安營駐紮,潭州的物資最起碼也有兩天才能到達。自從到了架閣庫,安玉沒事地時候一直在翻閱一些不算機密的文書,慢慢地更加了解荊湖和兩廣地區。

算著算著,安玉心中便有了一個想法,隨即便直奔公廳。隻是沒想到今日景泊安在,縣丞也在,倆人在商量一些事情。縣丞的狀態明顯比前幾天好很多,臉上沒有了往日沉甸甸化不開的憂慮,大概是覺得潭縣不會被卷入到戰事之中,因此說話語速都慢了下來,重新變成往日那副老翁的形象。

安玉直截了當地跟景泊安說了自己的想法,景泊安或許早已清楚安玉的聰穎和能力,一旁的縣丞倒是像見著稀奇一樣感歎:“安娘子是如何知曉這些排兵布陣,又是如何學會這些戰術需要的?”

安玉還沒來得及開口,景泊安替她回答:“縣丞或許還不知道,安娘子在都城可是跟著楊隨將軍練武的,平日跟家母不是研究律法就是軍事。若真論起排兵布陣,恐怕連我也比得下去。”

安玉覺得景泊安有些把自己捧得太高了,不好意思地撓撓臉。

縣丞倒是驚訝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怪不得,怪不得。難怪景縣令一直這麼看重你,我隻當你在學堂學了個滿腹經綸,未曾想過安娘子還能是個能夠馳騁沙場的女將軍。”

縣丞的話徹底把安玉整的不好意思了,正想謙虛一下,景泊安卻隻開了縣丞。待縣丞走後,景泊安才繼續回答:“安玉,如果戰事沒有打到潭縣,你想的這些物資不會那麼輕易的送到戰場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