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我 “安小娘子若是不嫌棄我這的……(1 / 2)

隨玉而安 晴舟過 3476 字 11個月前

安玉拉住一個正在奔跑的小孩問道:“楊將軍回來了是什麼意思?”這小孩聽到這個問題有些狐疑地看著安玉,好似不明白為何安玉這樣問。

“楊隨大將軍回到前線了!以後咱們就有保障了!”小孩說完還瞪了安玉一眼,仿佛在說你怎麼連這些都不懂。

安玉被瞪得莫名其妙,不過想想楊隨現在已經回到軍隊,那就說明戰事可能也就在這幾天了。安玉抬頭看了看天,馬上就要進入臘月了,街上慢慢開始有些年味了,若是過幾天突然開戰,也不知道這些百姓該怎麼過好這個年。

到了武館安玉敏銳地發現這裡的氣氛不太對,這些孩子一個個興奮的很,一位小娘子見安玉來了,飛奔到她身邊,高聲喊道:“安武師,你聽說了嗎?楊將軍回到前線了!”

安玉紮穩馬步,接過興衝衝跑過來的小孩:“聽說了,街上大家都傳開了。”將懷中小女孩扶正,安玉又說道:“將軍回來你們這麼高興?”

這小娘子聽到這話撅起了嘴:“安武師,將軍是我們心中最大的大英雄,他回來我們當然開心了,有了他,咱們一定能打贏倭族!”

安玉啟顏,她知道楊隨在北地多受愛戴,可沒想到在北地他的地位能有如此之高,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幾歲孩童都將他視為北地的英雄,有了他,北地才能真正的安穩。

安玉拍拍手,示意這些孩子集合。自她來了武館,李叔便將孩子交給了她。這群孩子最小的不過八歲,年齡最大的也不過十四,看著他們練起武來的那種狠勁,安玉一開始還有些心驚。

來這幾天,跟他們閒聊才知道,這些孩子的父親基本上都是在前線中戰亡,北地生存條件本就惡劣,這些孩子的母親病的病、走的走、逃的逃,艱苦的童年讓他們對倭族人恨之入骨。

安玉心疼他們,但也知道安慰他們隻是徒勞,隻能儘力將自己所學傳授給他們,更是將在戰場上保命的經驗傾囊相授。若有一天他們真的上戰場,能多點保護自己的能力也是好的。

——

楊隨回來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北地,安玉明顯感到新州城內的氣氛都開始變得不一樣,無論行人還是商販,都突然有了一種底氣,談論起倭族和戰事也不再遮遮掩掩。

進入臘月不過十天,安玉過上了白天去武館,晚上回家和沈逑然一起整理手稿的規律日子。可她心裡卻總是有種不安的惶恐,她記得楊隨說過的年前必有一戰,如今離過年不到一個月,隨時可能爆發的戰事宛如一座巨石一般,懸在安玉心頭,不知何時才能落下。

夜已深,新州城陷入安靜之中,每到夜深便是安玉和沈逑然思路大開整理手稿的時間。今日安玉興之所起做了一些小食和飲子帶到沈逑然的院子,兩人一邊談論著鋪子的生意一邊八卦著北地見聞。屋內銀碳燒的足,邊吃邊喝的安玉感到有些燒臉,便想打開窗子透透氣。

隻是剛到窗子旁邊,稍稍掀開了一條縫隙,安玉便瞥見遠處天空亮了一簇煙花,跟楊隨給自己的那枚極像。

安玉直覺有事發生,轉身回去讓沈逑然呆在屋子裡不要隨意走動。然後掀開門簾,幾步就爬回了自己家。正屋沒有亮燈,安玉敲敲父母的房門,她需要問爹爹一些事情。

安玉突然覺得這個夜晚太靜了,以往從沈逑然的院子回家,能聽見街上打更的聲音,以及一些不知名小動物的叫聲,可今晚什麼都沒有,安玉隻能聽見自己拍門的聲音。

或許越想越覺得有事發生,安玉拍門的聲音不由得帶了幾分急切。門開了,是娘親出來開的門。周墨穿戴整齊,好像在等待什麼一般,安玉還沒敲幾下便出來開了門。

“爹爹呢?在屋裡嗎?”安玉顧不得向娘親解釋。

“你爹他今日有事出去了,現在還沒回來。”娘親的語氣裡帶著一絲擔憂,安玉此刻才終於確定,那日楊隨上門肯定與爹爹做了某種約定。

自打那次楊隨上門後,安如山便經常不在家,即使安玉白日在武館,可傍晚回家時,父親往往還沒有回家。剛開始安玉沒有在意,以為父親在家閒的無聊,出去逛逛也未嘗不可。

可今日楊隨回到軍營的消息傳遍了新州城,尤其是新州城內宛如過年般的氣氛讓安玉覺得有些莫名其妙,太過刻意的宣揚好像鋪墊一般。加上剛剛看到的煙花,父親此時又不在家,安玉猜測新州城或許有了異動。

隻是不知這異動是否是城內納克遜人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