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玉你不像大聿人 張知事……(1 / 2)

隨玉而安 晴舟過 3608 字 11個月前

張知事首先看見了安玉。

自從上次都城事變後,遊人和商人便明顯少了許多,現在店裡兩三天也沒有新的住客,一幫人都閒下來許多。於是他便整日坐在旅店門前,一是為了方便招攬顧客,二是整日看著這條商街也不至於錯失什麼消息,作為一名旅店的知事,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是最基本的。

所以安玉剛出現在商街,知事便一眼發現:“這小娘子怎麼這麼眼熟?”一邊這麼想著還使勁往那邊瞅。

安玉老遠便望見自家旅店門口坐著一個人,探頭探腦地往自己這邊瞅。待走的近些,安玉看清是誰後,便小跑著往旅店趕來。

“張知事!”安玉拎著東西,三步並做兩步來到了門口。而看清是安玉後,張知事連忙上前,欣喜道:“娘子怎麼回來了?”說罷一邊接過安玉手裡的東西,一邊朝店裡喊:“快出來,小娘子回來啦!”

張知事的這聲呼喊讓大家都放下了手中的活兒,鐺頭、小廝全都來到大堂。

幾人見果然是小娘子,各個都高興萬分,拉著安玉坐下:“小娘子就你一個人回來了?”“在新州可還好?”“你父親母親還好嗎?”

一連串的問候讓安玉不知道該先回答哪個,張知事一聲令喝:“娘子趕了這麼久的路肯定累了,先讓她休息休息,去去,快忙去,咱店裡還有生意呢!”

鐺頭年齡大,絲毫不理張知事:“這是誰剛才大聲喊著小娘子回來了讓趕快出來的,跟個喇叭似的。”

“那我這也是高興,快去快去,咱們今天整個桌席,小娘子回來了要給她接風呢。”

“知事先生,”安玉叫住他們,“不用麻煩啦,我這次回來趕得緊,看看你們我就去忙旁的事情了。”然後將帶來的一些布料送給他們,“你們也知道,娘親在新州閒不住,便開了個布料行。我這次回來就是去看看都城這邊的合作商人。從她那裡給你們帶了些布料回來。”

店裡幾人看著安玉回來還給他們帶著禮,各個麵上 樂開了花。

待都各忙各的去了,安玉才和知事找到空檔坐下來聊聊。知事見多識廣,坐鎮旅店像個八卦中心,整個都城就沒有他沒聽說過的事。

“知事,我聽布料行那邊的人說前些日子,都城起了事變?”安玉沒多做鋪墊,直接開口詢問。

知事沒多想,以為安玉隻是想多關心下都城,忙打斷她的詢問,壓低聲音跟她說道:“小娘子現在在都城可要謹言慎行些,自從那次事變後,百姓幾乎不敢在公開場合議論這些。”

安玉看出張知事的擔憂,她壓低聲音,湊著身子問:“知事,父親如今在新州城防,哪怕都城點點變動都極有可能影響北地整個局勢,若您有知道的,請務必告訴我。”

知事往四周望了望,然後將安玉帶到了後廚那邊。

“小娘子,那夜都城官兵將都城圍了個遍,說不慌張是假的,可咱們商街這邊始終都沒有傳來打鬥的聲音,第二日便恢複如常,接著便聽到了官家易位的消息。”

“有些人不在意,可你也知道咱們店裡的鐺頭幫工都是從北地戰場上退下來的,也聚在一起說過這個事,還是當時柏哥武館的校尉來店喝酒才知道那晚確實在內城起了兵變,咱們外城這些地方的官兵還是臨時抽調的,可也沒說什麼,隻讓他們值守。”

“還有,”說到這,張知事將本就壓低的聲音壓的更低了些,“據說那日內城的官兵事後都沒了消息。”

安玉嘴角忍不住抽了抽,她忍不住說道:“知事,您這些消息都從哪聽來的,也不怕……”安玉半是擔心半是謹慎地說道。

張知事擺擺手:“小娘子放心,我這人在商街呆了這麼久了,自有人脈。”

“知事,我不是懷疑您的消息,您也知道,眼下這個關頭,您還是小心些為好,出去了就當什麼也不知道。”

張知事看出安玉擔心自己,幾分欣慰湧上心頭:“這點我豈能不知,我們這夥人都會小心行事的。”

“知事,您閱曆見識都比我多,可能有些話我還是想跟您說,最近您若是覺得不對勁,旅店能關就關,確保你們安全最重要。”

從旅店出來,安玉帶著東西去了施茜家的鋪子,可不湊巧,施茜不在家,鋪子靠她最大的妹妹撐著。

這麼熱的天氣,妹妹帶著弟弟在狹小的譜子做著吃食,看見安玉過來,眼裡全是驚喜:“玉姐姐!你怎麼回來了!”說著連忙搬來凳子讓她坐下。

弟弟穿了個汗衫,衣服全都濕透,安玉有些心疼,忙將自己剛買的飲子給兩人遞過去:“就你們兩個人在店裡?”

妹妹回道:“嗯,姐姐還在宮裡,家裡鋪子要忙,我和小弟便過來了。”

妹妹不過十歲出頭,滿手都是乾活留下的傷痕。安玉不著痕跡地問道:“你們娘親如今身體好些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