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小的姬有瑕眼裡,那個聞道老頭怕是開天辟地以來第一狗腿。
阿諛奉承幫王上斷出個“長生登天”的大夢還嫌不夠,見他這塊絆腳石未被誅殺隻是送走,竟多此一舉地上了個折子。
那折子寫得是又臭又長。
話裡話外一片忠心耿耿,全篇圍繞著姬有瑕。
——聞道稱,這世上原本無他,生而不死是今生強求,死而不生是前世冤孽。
而一個強求而來的冤孽,就好比一隻肮臟可惡的大耗子,注定是要從陰暗溝渠中爬出來,將千百年來碩果累累的王朝基業啃食殆儘的。
所以為了保重君王國脈,這個頂破天的大冤孽,還是尋塊香火旺盛的伽藍之地由佛祖親自鎮壓得好。
這忠心果不其然感動了王上。
姬有瑕在他爹懷中待了三日,他爹便被勒令將他送走。
第三日下午,他就被轉移到了如意寺的小沙彌專用大通鋪上。
萬幸。沒被當成和尚養。
虞淵王久經沙場,錚錚鐵骨之下卻意外地生出一副柔軟心腸。
打個比方,就是他有一天要在路上被人偷了錢袋子,將那賊人扣下送監之前,他都要再問問那賊人家中是否有八十老娘需要奉養。
似他如此婆媽之人,自是見不得孤苦小兒隻身長伴青燈古佛之下。
嘴上雖不明說,心裡卻總覺得那一碗又一碗的寡水清湯,肯定會把好端端一個大胖小子直接送去見閻王。
於是虞淵王思來想去,索性與蒼夷方丈打了個商量。
圈出如意寺中一間不甚常用的院子,修繕縫補一番後,帶著親親兒子一起搬了個家。
如此三年五載過後,原先就門可羅雀的虞淵王府,徹底無人問津。
·
那天,姬有瑕和彌樂宿命般的相遇之後。
姬有瑕捂著腮幫子回到寺裡,便追星逐月地開始苦練武藝。
等到一腔碎成渣子似的自尊心修補好了,新長出來的牙齒也逐漸冒出一個尖兒,才起了興味與師兄弟們一起出門玩耍。
可幾次出門,不管行至何處,他總會莫名其妙地撞見彌樂。
第一回,是姬有瑕得了街角小販相贈一串山楂糖葫蘆,彌樂行上前來,說那小販印堂發黑必有煞氣臨門,贈他一隻七寶葫蘆來防身……
第二回,是姬有瑕參加菩提法會與人比武,彌樂凝眉冷笑、似是對他不屑一顧……
第三回,則是姬有瑕見彌樂於暗巷之中遭人糾纏,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被救者卻一聲感謝沒有,反倒視救人者為無物……
幾回過後,姬有瑕氣得目眥欲裂、幾欲升天。
可怎麼辦呢,罵又罵不過、打也打不了,最後乾脆憋著一肚子火不出門了!
與此同時,彌樂卻被方丈邀請來寺中禮佛品茗。
更糟糕的是,虞淵王聽聞後,有感此前王宮中彌樂替人解圍的善舉,竟還拉著姬有瑕一道前去陪他品茗。
期間,姬有瑕眼睜睜看著彌樂不知用了什麼歪門邪道,三言兩語就把兩個老頭子唬得紅光滿麵一愣一愣。
一個讚他品性高潔,另一個歎他佛法高深。
“……”
春花秋月大半年,姬有瑕掐指一算,算出彌樂來此不出三趟。
三趟過後,以虞淵王與蒼夷方丈為首的侍衛和尚們竟然全軍覆沒,毫無底線地倒向了彌樂那邊。
最後唯一喜愛他勝過彌樂、待他一如往常的,居然隻剩下了負責做齋飯的春霏婆婆。
婆婆住在如意寺山腳,膝下無兒無女。
某年病重之際恰被蒼夷方丈所救,病好後為了報恩,便常來寺裡幫忙做些廚灶間裡的雜活兒。她年歲雖高,雙手卻巧,每次炮製出來什麼好吃的糕點都會預先藏上一部分,然後留給姬有瑕。
哪怕彌樂來了以後,也還是留給姬有瑕。
姬有瑕打小練完功,便能在練武場旁邊的菩提樹下尋到她,次次吃得大快朵頤齒頰生香,卻從沒想過婆婆為何待他如此不同。
此刻經逢“大變”方覺困惑,便去問她緣由。
婆婆聽了先是一愣,隨後摸了摸姬有瑕的腮幫子和藹微笑:“聖師自然是個有本事的好孩子,可惜像個冰人似的不太愛笑。婆婆是個普通婦人,見多了廟裡金剛佛陀的嚴正肅穆,當然更喜歡有瑕身上的鮮活熱乎。”
姬有瑕狠狠點頭,覺得此言甚是有理。
誠然,彌樂詩書禮樂無一不精,儀態行止皆有量度,放在哪裡都是個鐘靈毓秀、足以叫人閃瞎雙眼的美少年。
但扛不住,這美少年總垮著一張死人臉。
他整個人像是被框在某個精致漂亮的模子裡,讓姬有瑕但凡見了,就想要按住他的雙肩死命搖晃,好把他那滿身脫不開的禮儀規矩全都砸到地上。
可每次對上那雙平淡如水、又漠然如冰的眼珠,卻又很難真的下手。
彌樂與他,像也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