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貴妃楊婷詠 我出身將門,父……(1 / 2)

後宮人物小傳 青箋畫卿 2546 字 11個月前

我出身將門,父親任步軍佐領,卻給我取了“婷詠”二字為名。娉婷婀娜,詠絮之才。我十八年的閨閣時光大抵是配得上這兩個字的。猶記得,一年與姐妹們飲酒占花名,我掣得杏花花簽,“瑤池仙品”聰明靈秀,品性高潔。姐妹們湊趣道,再沒有比杏花更襯我的了,又忙叫我去看簽上的注,“得此簽者必得貴婿”,姐妹們便笑鬨著舉杯恭賀我。那一日過後,無人再提起這件事,但我卻暗暗記下了,推掉了無數門親事,我知道自己的姻緣還未到,直等到宮中為太子選妃,我明白這才是我要等的姻緣。

見過一同選秀的官家女,我的把握便更大了幾分,除卻一二稍可寓目,大抵是花瓶草包之流。我在各項選拔中處處爭先,不少人都認為這太子妃之位非我莫屬,我便一天天盼著選秀的正日到來。

選秀那日,我目光緊緊跟隨著那柄玉如意,這是我夢寐以求之物,如今隻差一步,它便屬於我了。可是,出乎我意料的,太子捧著玉如意交到了大理寺少卿之女孔瑛璐手中。我不服,她才貌皆不如我,除了出身名門孔氏,她有什麼資本。但我能有什麼辦法,我隻能看著她高興得幾乎要忘了禮數,她手中的玉如意也分外紮眼。我以側妃的身份入選,儘管麵上帶笑,我心中總是不忿。

我嫁入東宮,雖父母備下的嫁妝一點也不比太子妃的少,可我永遠隻能低她一等。因太子希望先有嫡子,每每侍寢後,都會送來一碗苦得作嘔的避子湯,我捧起碗一飲而儘,如同將我心中的苦楚一同咽下,她享受的一切本來應該是我的。

直到皇上駕崩,太子繼位,我受封為昭儀,封號為瑤,我問皇上封號何解,他說他曾見我於杏花下起舞,衣衫翩然,花瓣紛飛,恰如瑤池仙子高潔美好,“瑤”正合我的品格。

皇後過了孝期後不久終於有了身孕,我不用繼續喝那苦得倒胃的避子湯,不久後也得聞喜訊。皇上對皇後關懷備至,我雖有了身孕也不免眼熱,心中腹誹,皇後這一胎也未見得一舉得男,皇上如今說是男是女都喜歡,可宮中之人皆知皇上是盼著要個嫡長子,可世上的好事哪能叫她一人占儘呢。

十月懷胎,皇後生下了大公主,皇上雖看著十分歡喜,可除了內務府定額的賞賜,便沒有額外賞賜了,除了皇後這個局中人,誰沒看出來。我向來不喜皇後假仁假義,麵上待眾嬪妃寬厚,心裡不知有多酸,在人前又常常表現出對皇上一往情深的樣子,好似天下便隻有她一個有心人,她也厭我,罵我假清高。

快要臨盆時,接生嬤嬤就說看著像男胎,我也盼著是個男孩,總是占著個長子的名分,好壓皇後一頭。結果也如我所願,我生下了長子期生。我看著皇後不高興卻又要強裝笑臉,心裡就覺得痛快,連後來皇上多賞賜的東西也沒在意。

後來,為充裕後宮要辦選秀。我並不太在意,天子後宮佳麗三千本就不稀奇,嫁入東宮那一日我便也做好心理準備了。初選的三人中,我本就是最年長的,我沒天真到認為自己能盛寵不衰,後宮妃嬪隻會更多不會少,我是皇長子的生母,父兄在朝中得力,隻要期生在,哪個不長眼的敢踩到我頭上來。可皇後就不一樣了,籌備選秀,臉色一日比一日沉,在我看來,再沒有比她更彆扭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