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門庭落春冷話謝府 ……(1 / 2)

虛夢令.春歸 搖擺的楓 5547 字 11個月前

元盛五年 春

剛過一更,隸屬於京城街道司衙門的青衫皂隸們或拿著掃帚,或推著獨輪板車,或兩三人合力推著四周皆是擋板的兩輪車,車內還放著幾把鐵鍁。

夜色茫茫,亮星綴飾,燭光微燃。寂靜的京都,細聽隻聽得微弱的鐵鍁、掃帚與地麵摩擦觸碰以及鐵鍁把手碰及擋板的沉悶聲。

車輪獨有的‘咯吱’聲在這些細微的聲音裡略顯突出。推著獨輪車的憨五今日乃首次當值,憨五本是瓜洲人士,因姐夫的緣故而跟隨進京,後托關係謀了街道司的差事。

京城酒香繁華,沒怎麼見過世麵的憨五雖手拿掃帚在清掃街麵巷道,但眼睛卻借著高門貴府門外掛著的燈籠眯著眼睛仔細的打量著這些他一輩子都不可能有幸進去一觀的錦繡富貴地。

與他一起的瘦高個兒名叫阿六,乃是京城本地人士。見憨五手中的掃帚都快掃到車輪上去了,忙拽了他一把道:“想甚哩?”回過神兒來的憨五忙歉意道謝,道:“是我看迷了眼,多謝阿六哥了。”

阿六認真的清掃著眼前的地麵,道:“你可知這是誰的府邸?”周圍隻有他們二人,故而,阿六才敢賣弄自己的見識來嘲弄憨五這個外鄉人。

憨五嘿嘿笑道:“咱土渣似的人物,哪比得上阿六哥你見過的世麵多。”

阿六被奉承的渾身舒坦,便笑著說道:“哪有甚麼!等你在京都待的時間長了,便也知道了,本來也不是能瞞住的新聞。”

說到這兒,阿六便跟憨五一一道來:原來這座府邸乃是齊朝立國功臣淮武伯謝府,謝家五代單傳,宗族枝葉也不甚盛,而的現如今淮武伯謝絎乃是個十歲的少年郎,其父母早在六年前便先後亡故,府中奴仆也因兩人的離去而遣散大半。更因如此,本就在朝堂式微不顯的謝家,如今更是成了邊緣。

說道此處,阿六歎道:“這偌大的府邸也不知一介少年能否支撐的起來。”

話音剛落,遠出便傳來四更的打更聲。憨五抬頭看著淮武伯門柱上掛著的兩盞白燈籠,不知是對富貴人家有福沒命享的惜憐,還是有命恐怕一輩子都享不到如此富貴的悲憐酸澀。

兩人合力將盛著臟汙灰塵的木桶合力放到車上,阿六又將兩人的掃帚放到上麵,然後用麻繩兒纏好係緊,然後便讓憨五推車獨輪車準備出城。阿六走在獨輪車的左側,憨五推著車子,兩人一路無話的來到了平康街,剛轉過彎兒,憨五就見前麵迎來一頂四人軟轎與侍從騎馬護衛的官員。

待轎、馬走遠,憨五便問道:“阿六哥,這又是誰家的?真真氣派的緊。”

阿六笑道:“這是左通政程家的轎子,左通政的爹程老太爺致仕前官至禮部尚書,胞姐便是齊王生母如今的程太妃……”兩人的話音隨著車輪的前行而漸行漸遠。

平康街 程府

燭光盈亮,來往穿插的仆婦們各個閉氣凝神的做著自己的差事。

雖此時未到平日裡定省的時辰,但程家除了要早出上朝的程善遊外,各房大小主子們都早已聚在了鬆鶴堂。

林老夫人梳的一絲不苟的灰白發髻上帶著金藍寶石萬壽福字釵,戴著金竹樣式耳擋,穿著青雘色蓮花紋寬袖護邊對襟玉扣長衫,下身係著一條杏黃色六褶馬麵裙,富態的麵容,柔和的目光,讓林老夫人看起來慈善和藹。

林老夫人含笑著對站在一旁的鐘嬤嬤道:“讓丫頭將她請進來。”鐘嬤嬤點頭含笑著出去了。

不多時,一位梳著婦人頭,穿著竹月色衣裳的女子便低頭走了進來,坐在姑娘堆裡的程杏月抬眼瞧去,心下微驚:‘這不是當初跟著二叔赴任的通房麼?難道……’想到年前府中的傳言,程杏月正襟危坐。

林老夫人笑著將何二太太喊道身前,讓她坐到榻上,笑道:“今日合該你坐在這裡。”又問道:“二老爺可回來了?”

點翠上前笑說道:“二老爺正跟太爺在書房說話兒,想來沒半個時辰是過不來的。”

林老夫人笑道:“他們爺們兒的事兒重要,咱們這些娘們後宅裡的瑣事兒就先不要去煩擾他們了。”然後才像是剛看到眼前站著的女人一樣,笑著讓人給她拿個墩子過來,問道:“年前忙亂的很,也沒仔細瞧。今兒怎麼瞧著有些麵善?到底年老了,見過的人再見時往往就跟沒見過一樣。”

程大太太鄭氏笑說道:“母親事多,有些小事自然記不得。她原先可是弟妹跟前的二等丫頭名喚翠竹,三年前二弟外放,弟妹怕那些個小斯照料不周,便遣了兩個媽媽跟兩個丫頭過去伺候,沒想到這丫頭倒是有造化,竟然讓二弟這個木坷垃似的一心隻鋪在仕途上的人給瞧上了,真真是有本事的很。”

程鄭氏京都豐通縣臨河村人士,出身耕讀世家,祖上曾考中過舉人,現如今族中無人為官。當初聘鄭氏時整個京都達官貴族都在看程家的笑話,畢竟程鄭氏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大家閨閣教育,平時接觸的也都是些小門小戶,且有時說話帶著一股子刻薄勁兒,還有不少人在背地裡暗暗猜測程善遊與程鄭氏甚麼時候和離?連弟媳程何氏都有些瞧不上程鄭氏。但二人成親至今已有十五年,兒女雙全,屋裡乾淨,無人添堵,且最為重要的是程鄭氏不僅讓林老夫人與程老太爺滿意,就連程太妃都對程鄭氏滿意至極。

程何氏這回子卻不似往日的暗諷程鄭氏的刻薄,隻是含笑著對程鄭氏道:“大嫂說的是。” 說罷,還親自下去扶著翠竹的手,翠竹虛借著力站起來,程何氏誇讚道:“往日我就見她不俗,瞧這模樣,真真跟仕女圖上畫的人物似的……”

那邊程何氏在賣力的誇讚著翠竹,而程杏月卻見坐在自己左側的程玉蓉目光尖銳,手中的帕子都快擰成麻花兒了,程杏月忙借著裙子輕輕踢她一腳,見她已回神,便不在有所動作,又恢複了木樁子樣兒。

程老太爺帶著程二老爺姍姍來遲,程何氏在程家大小主子麵前笑著喝了翠竹敬過來的茶,因翠竹娘家姓唐,自此便稱呼她為唐姨娘。一家子除了上朝的程善遊,都聚在鬆鶴堂,吃罷早飯,林老夫人等女眷便在二門處送彆了離京的程二老爺與唐姨娘還有原先在林老夫人跟前伺候的李媽媽。待眾人回到鬆鶴堂便又圍著林老夫人說笑一回,見林老夫人麵露乏色,便都散了。

大房的程紹安、程紹衍、程紹灝還有二房的程紹鈞、程紹衡在送彆程二老爺回到鬆鶴堂之前便都回了學堂念書。

程鄭氏帶著程杏月,程何氏帶著程玉瑩、程玉芳、程玉蓉離開鬆鶴堂,在行至角門處兩房人才分開。程鄭氏帶著程杏月回到九思堂,輕竹便讓小丫頭上了茶跟點心,程鄭氏褪去外衫,將頭上發簪、步搖悉數摘下,小丫頭伺候程杏月褪杉脫鞋,然後把她抱到炕上,母女二人喝著茶,吃著點心,比起剛才在鬆鶴堂時要輕鬆自在了許多。

程杏月將嘴裡的點心咽下去,道:“娘,晌午我想吃饅頭還有芙蓉豆腐、韭菜炒雞蛋還有煨三筍再來一疊辣醬。”

程鄭氏笑著點頭道:“行,咱家四姑娘愛吃甚麼,娘就讓廚房做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