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及笄 東黎大陸,一國統之。 ……(2 / 2)

黎君華端坐在鏡前,公主的及笄禮很是盛大,侍女一大早就開始為她梳妝打扮,容不得半分馬虎。

皇後按住她的肩膀,讓她不必起身行禮。

“母後,父皇昨日已經讓我看了史冊。”

黎君華透過鏡子,看著皇後眼中藏不住的擔憂,柔聲說道:

“既然生為黎國公主,享受了公主的尊貴,自然該擔起公主的責任,況且,父皇一個人撐了那麼久,您忍心看他一把年紀了還繼續撐下去?”

世外敵,一劍落,大陸分崩離析,黎國之皇以一己之力,護天下無靈根凡人,終究在這靈氣稀薄的東黎大陸坐化。

其後人雖有靈根,卻無靈氣,不得不另辟法門,每一代僅有一名出生時有伴生異象之人可借國運修行。

黎國國君的伴生異象是鷹,黎君華這個公主的伴生異象是蝶。

也是因此,國君讓她遍覽藏書閣群書,十一歲時更是親自教導凡人武學。

以前隻以為自家父皇熱衷精英教育,現在黎君華才徹底明白其中深意。

皇後聽了黎君華的話,也不再勸導,黎國皇室,從來沒有逃避之人。

陽光熹微,春色正好,黎君華身著金色華服,在國君的注視之下,站至龍椅之前。

黎國國君起身,將傳國玉璽至於胸前,一道虛影從中而出,帶著天地之威,向黎君華壓來。

黎君華隻覺得呼吸都變的困難起來,金色的蝴蝶扇了扇翅膀,最終隻能懨懨的落在她的肩上。

“一問,黎國公主黎君華,公主之責為何?”

黎君華長發無風自動,微微彎曲的膝蓋慢慢站直,聲音堅定:

“公主之責,在於守護,黎國萬民,吾願為戰。”

“二問,黎國公主黎君華,仙凡之彆為何?”

黎君華眼中無波無瀾,心中所想仿佛無處隱藏,也不需隱藏:

“仙人求長生,凡人享喜樂,各有所得,無需吾評。”

“三問,黎國公主黎君華,心甘情願可真?”

黎君華抬首眼中帶笑,芊芊細手穩穩接過玉璽,從不需猶豫:

“天涯至海角,繁華或貧窮,走過見過,心甘情願。”

東黎大陸,上至險峰,下至深淵,均將這三問三答聽的清楚,一時間萬民伏地,不言不語,唯有靜默中的熱淚可證明他們的感激。

黎君華按照流程,手持玉璽坐於皇椅之上。

國君攜同太子,以及文武百官,單膝跪地。

“東黎大陸,幸而有你,萬民之安,托付於卿!”

震天的吼聲從朝堂傳至禁軍,每一處安營紮寨之地,均有熱血沸騰。

“及笄之禮,禮成,請公主前往祭台,祭先祖,承仙緣。”

一道唱和聲響起,黎君華起身,將玉璽交還於國君,一步一步走出大殿,走向城中的祭台。

往日喧鬨的街市,此刻安靜的隻聽見黎君華自己的呼吸聲。

道路兩旁,屋內屋外,都是單膝跪地的黎國百姓。

風吹過,一滴晶瑩的眼淚落下,黎君華這才發現,不知何時,她已經熱淚盈眶。

那些要守護的話,在此刻有了實感,也有了力量。

這祭台黎君華並不陌生,從她出生開始,年年都來。

最初,是父皇抱著尚在繈褓的她來,後來,是父皇牽著短手短腿的她來,現在,是她自己一個人來。

黎君華走入早就擺好的法陣,在最中心盤膝而坐,光華彙聚,小小一隻的蝴蝶驟然變大,蝶翼一扇,就已經在千裡之外。

黎君華雙眼緊閉,她仿佛看到了最初刺向大陸的那一劍,修行之人紛紛離去,徒留凡人浮屍萬裡。

苟延殘喘的凡人隻能無助哭嚎,直到有一人頂著這裂天之劍持刀而出,帶著一小部分修士將即將裂開的大陸上的所有凡人聚集在最東邊的一塊貧瘠的土地上,將他們歸於黎國國民。

大災之下,螻蟻求生。

鬥轉星移,黎國三千多年的曆史深深地刻入記憶深處,比那厚厚的史冊更為清晰,更為入骨。

“國運,乃萬民之念。”

黎君華雙手交錯,掌心向內,金色的氣息穿過每一絲血肉,將其變得瑩華堅韌,最終彙聚於丹田之處。

從一團氣霧,變成一團柔水,最終成為一顆滴溜溜的金色內丹。

黎國公主,初初煉化國運,便在一天之內,生出金丹,招來天雷滾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