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婚禮(1 / 2)

兩情相宜歡 費才 4058 字 10個月前

等大家都離開了,李青禾把兩大黑木箱抬到堂屋放好。好奇地打開箱子一看,一個箱子裡裝的有油鹽米醬和絲綢緞料等家用物品。第二個箱子裡則是金鐲子玉如意這些奢侈玩意兒,李青禾倒吸一口氣:這沈老爺結親也太過豪氣了!箱底還有兩匣子,解開銅扣,裝的是金銀元寶!李青禾從未見過如此景象,手都在顫抖,猛地把蓋子關上,退了好幾步去緩緩自己砰砰跳的心,這潑天富貴啊!隻是粗略一估計,這都有上千兩白銀,還不算黃金!

聽說大戶人家老爺一頓飯都要化掉幾十兩銀子,那下嫁到自己的沈公子又如何能適應這清貧的鄉下生活呢?李青禾不知該如何與沈公子相與得好啊!

…………

李青禾這兩天愁著婚事,茶不思飯不想,an突然有人敲門,開門一看,來人稱是沈家小廝,沈公子有些話想要與郎君交代,說完拿出一個小匣子,交與李青禾。

這人說完,也不多留,轉身離去。

李青禾回到臥室,打開匣子,首先是一封信。信中字如秀蘭,淡雅娟麗,但一勾一劃間皆有筆鋒。

李青禾磕磕絆絆讀完整封信,困擾解了十之八九,對素未謀麵的沈公子這人心中增添了不少好感。

拿出匣子中的袋子,解開,東西倒在桌上,是碎銀,零零總總有八百兩之多,沈公子在心中提起的拿給李青禾置辦的錢,家中總共也就六七十兩,雖有那兩大匣子的金銀,李青禾也不敢去碰,這是沈公子的嫁妝,自己又有何權利去處置。

沈公子思慮周全,首先就聲明這錢是借與李青禾,希望李青禾能用這些前把婚禮置辦妥帖。這有了錢,又明白雇主的要求,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許多。

李家還是李父李母他們當年結親的時候修建的了,有將近二十年曆史,家具也基本是他們成婚時候家具打的,太過陳舊。

李青禾先去李大河家,拜托他幫自己打一套家具。李大河一聽,這工程有些許龐大,一個人也不可能包攬完,和李青禾推薦喊李大海一起來,他的手藝也是很好,兩人一起到是能趕在工期前。

李青禾哪有不同意的,點頭答應。他先給李大河二十兩銀子做訂金,李大河想拒絕,說這是給李青禾結婚的賀禮,哪有弟弟結婚做哥哥不隨禮的?

但李青禾勸李大河先收下,首先,這做家具要求好木料,就不是後山的木材可以滿足的,若是李大河想表示自己的心意,做一兩個小玩意兒做些添頭就可以了。

李大河也明白這好料價格不便宜,做一套家具本錢需要不少,訂金是要收,但心裡暗暗決定要再給李青禾做件好家具做添頭,不然一兩個小玩意兒哪能表明祝福?

李青禾不知道李大河的小心思,他現在有的忙,給了訂金,還得趕忙回家清算一下家裡缺的東西,該上街買的就上街去買,該做的做。李青禾挨著把家裡理了個遍,發現花錢的地方還有許多,再加上酒席等錢,前期還是要好好節省些。

李青禾又搭著牛車晃悠到集市,打算去鎮上買紅燭、鞭炮等結婚用品,還有去和大廚商量酒席上的吃食。家裡沒有長輩,這些都無法假借他人之手。

李青禾在酒樓後院麵見酒席大廚,樓上的雅閣對著後院的窗戶打開。屋內靜謐,象牙白錦衣竹紋公子斜靠在窗框邊,搖著青色和田玉做的扇子,看著下麵的兩人,李青禾若有所感,抬頭看了兩眼,發現自己不認識,也沒做過多在意。

“誒!你快看~”公子哥兒調笑的撇過頭看向屋內,身著煙青色素袍的沈清夜。

“你猜我看見了誰?”白衣公子哥把玉扇一收,晃悠著步子來到沈清夜一旁。

沈清夜倒了一杯茶放在自己麵前,“哎,怎麼不給我一杯?”白衣公子嘟囔著,自己端茶壺來給自己倒了一杯,喝了一口,“呸呸,這是什麼東西!?這麼難喝?”白衣公子失了一副貴公子模樣,“你怎麼會喝怎麼差的茶葉?”

“節儉。”沈清夜言簡意賅,“你?沈大商人?”他露出震驚的眼神,表情管理有些失態,“怎麼了?”男人是笑非笑的看著他,季宴陪笑,“沒有沒有,你隨意……不過,我剛才見了你未婚夫君。”

沈清夜沒有答話,“你怎麼……不感興趣?誒,你知道嗎……”

“寧城。”這兩個字一出口,季宴立馬收起嬉皮笑臉,“你知道了?”

“安王不安分。”

“我知道。私自養兵……裝流寇截糧,該修整了。”季宴陰沉著臉,此事一點也不像個十五歲的少年,不過皇家孩子早熟,若是沒點謀略,又如何能活到成年。

“哥,幫幫我~”季宴收了眉眼間的陰鬱,又做可憐懇求裝,一個人突然出現在這間房內,“十三,他有令。”

“好嘞!謝謝哥,哥最好了!”季宴又彎起眉眼。但沈清夜看都沒看他,季宴也不在意,“小二,上菜!”

外麵傳來店小二應和聲,“好嘞!客官請稍等!”

………………

李青禾與大廚商量好就走了,他還趕著回家,因為有了沈公子的資助,李青禾錢財方麵不太擔心。雇主當然要生活舒適,李青禾想到沈公子的那封信,他想必是飽讀詩書之人,必然要給沈公子修整一個書房讓他能好好看書。再苦也不能苦了雇主,再窮也不能窮了教育。

動房子是大工程,不可能一兩天修整好,所花費的錢財也多。李青禾和村長商量,以每人每天一百文的價格聘了村裡十餘位建房子的好手,大家加班加點趕工期。李青禾買了青瓦,讓人翻新了房頂,又累了紅磚砌了瓦牆。就地取材,去後山搬了石頭磨了做板磚鋪地。

老房子煥然一新,紅磚綠瓦,青石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