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章 捉泥鰍撿河蚌(1 / 2)

不怪慧娘打上小河溝的注意,泥鰍肉再少它也是一口肉。

畢竟村裡家家戶戶世代住在山裡,自然不缺肉,可她家除了大姨和鐵石叔給的臘肉,就沒有其它存貨了,現在自家又沒人會打獵,為了以後,自然不能坐吃山空。

趁著村裡人的注意力都在種紅薯上,她得搶先一步多捉一些泥鰍。

於是慧娘磨著阿爹給她編幾個專門來捉泥鰍的須簍。

“小河溝裡真有泥鰍?”宋大年手裡紮著稻草人隨口問道。

“真的,阿爹,河邊都是大大小小的泥洞,裡麵肯定有泥鰍。”

“行,編幾個?”

“阿爹最好了!先編兩個小的,我想今日就去試試。”

“阿姐,我也要去。”虎子拉著慧娘的手不放。

“行,帶上你,再帶上青河。”

下午,慧娘帶著兩個小跟班,背著須簍跟著阿爹他們又進山了。

阿爹他們是去紅薯地裡插稻草人,山裡小動物多,地裡插上稻草人也能起到一定威懾的作用。

為此阿娘還特意拿出她珍藏的一小塊紅布,撕下幾塊布條綁在稻草人上。

奢侈一些的人家,甚至還給稻草人穿上了自家不要的爛衣裳,遠遠望去,好像真有人站在山坡上一樣。

這處山坡可是承載著大家的希望,要知道這爛布衣裳也是留著用來打補丁、納鞋底的,平時誰會舍得用在稻草人身上。

慧娘帶著虎子和青河悄悄往小河溝走去,還好自家的地離得近,沒幾人注意到她們。要是從坡頂走下來,怕是一會兒全村人都會知道。

慧娘指揮著虎子和青河去旁邊挖一些地龍來作餌料,她則尋找合適的位置下簍子。

捉泥鰍也不是隨意將簍子扔進水裡就行的,一般都是選擇水淺,水草茂盛的地方下簍子,這樣才能捉到更多的泥鰍。

“阿姐,給你。”

瞧著這些又粗又長的地龍,要是用來喂雞,肯定是雞肥蛋大。

哎,可惜山裡不能養雞,她們現在吃雞蛋的機會比在村裡還難,隻能盼著運氣好,靠撿野雞蛋解解饞。

不想了,不想了,還是捉泥鰍要緊。

慧娘接過地龍,分彆放進兩個須簍裡。

沿著水草邊沿,將簍子放進水裡,她又找來石頭分彆壓住簍子上的麻繩,以免空簍被水衝走了,最後將周圍水草重新歸攏,將須簍遮住。

這種倒須簍用來捉泥鰍和小魚最是合適,簍肚大,開口小,開口處又有許多篾條延伸進簍肚裡,一旦泥鰍鑽進去,就很難再逃出來。

隻需慢慢等待,明日一早再來收簍子即可。

河溝水淺,隻到慧娘的小腿處,她也不擔心會淹著虎子和青河,山坡上都是人,也不怕有什麼危險。

於是三人脫了鞋,挽起褲腿,沿著小河溝一路往下走。

虎子和青河尤為興奮,村裡的小河深一些,像他們這個年紀的小孩是不允許下河的,每次都隻能眼巴巴地看著大一點的孩子玩,現在可以光明正大地玩水,兩人彆提多開心了。

隻要不潑水弄濕了衣服,慧娘也不拘束他們。

走了一小段距離,沒想到小河溝裡還有不少河蚌,每一個比慧娘的手還大,用來燉湯味道一定十分鮮美。

更重要的是還能曬成蚌肉乾存起來,這樣家裡也能多一樣食物了。

慧娘心裡十分火熱,挽起袖子,招呼著虎子和青河一塊撿。

三人就近沿著小河溝搜了一遍,確定沒有遺漏的河蚌才停了下來,再遠的地方,她們也不敢去了,畢竟靠近村子外圍,再遠就不安全了。

撿到的河蚌足足裝了大半背簍,有一些重,慧娘將背簍放到石頭上,坐下歇口氣。

“阿姐,你快來,河裡有螃蟹!”虎子興奮地喊道。

等慧娘走過去時,螃蟹已經躲進石頭縫裡了。

她隨手搬開一塊石頭,一隻小螃蟹跑了出來。

“阿姐,快捉住它!”

慧娘連忙伸手,在它躲進另一塊石頭前,一下子按住了。

避開鉗子,捏起來一瞧,個頭不大,倒是能嚼上兩口。

她也不嫌棄,扔進背簍裡。

虎子和青河見阿姐抓到了螃蟹,一陣激動,兩人也開始搬石頭抓起螃蟹來。

青河常在山裡跑動,比虎子熟練些,一抓一個穩。虎子不光放跑了許多螃蟹,還被鉗子夾得哇哇大叫。

虎子看見青河抓了一個又一個,微微著急。

慧娘讓他在一邊看著,他也不肯,實在被螃蟹夾怕了,才不敢伸手。

他也不閒著,跟在慧娘和青河旁邊一路歡呼加油。

不光引得青河越抓越起勁,還把大黑引來了。

大黑也不知從那個草叢裡躥了出來,倒是把三人嚇得夠嗆,還以為是野獸來了。

認出是大黑後,虎子和青河興奮地叫它。

大黑一下子跳到水裡,濺起一陣水花。

慧娘擦掉灑在臉上的水珠,一臉笑意看著他們和大黑一塊玩耍。

心頭第一次這麼鬆快。

青河朝著岸上揮手喊道:“冬生哥,大黑能和我們一塊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