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善惡 錦時與席玉二人尋來時,紫菟……(2 / 2)

如錦似玉 橙六 3669 字 11個月前

如果沒有天道約束,沒有因果懲戒,那麼神就是‘魔’。

“很久之前,殿下曾與我說‘神,並非無所不能。眾生求渡,不知運由己定,不過是因果往複。神救不了世人,所以,神也會被厭憎,唾罵。神不是浮木,是載舟覆舟的水。水僅僅,也隻是水’,那時我尚且不能明白,如今卻想明白了。”

“我們做神仙的,雖然一身仙法道術,卻不能隨意施展,因為牽一發而動全身,我們以為隻是幫了一個人,一件小事,實則改動了與這個人相關的千千萬萬條因果。所以,神仙不是高高在上,萬事萬物的主宰,也沒有人可以做萬事萬物的主宰。天道想告訴我們的,是神與人,沒有本質的區彆,我們都隻是眾生之一,既是眾生便沒有高低貴賤。”

風席卷著腥腐之氣繞過她的袖角,離人淚從還魂崖飄到了野鬼村。

錦時伸手接下那晶瑩如雪的淚水,麵上是少見的凝重。

“因果的成立,是在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基礎上,那麼,如何規避天道的懲罰呢?相信自己做的是對的,相信自己是為了真正的道義,為了六界。那麼,即便天道降下懲罰,自己也是為了大義。”

“隻要你信了所有魔都是壞的,誅魔就成了對的,那麼去殺一個魔,一百個魔,一萬個魔,不管你殺的是哪一個,都是為民除害。”

“可,那些魔,就一定作惡了嗎?沒有人能是正義的化身,如果有人可以代表正義,那麼正義就不再是正義,而是惡的工具。不過是打著為天下的名義,行利己之事罷了。”

她轉過身,看向紫菟。

如果不是紫菟這一席話,她還有些想不明白,可現在她明白了,也明確了自己的選擇。

“紫菟,這世道,該誅的不是魔,而是惡。”

紫菟一時難以消解錦時的話,她緊皺起眉頭,下意識否決:“可是,魔,魔就是惡呀!他們修煉邪術,吸食他人神魂,也正因如此,我們神界為了保護眾生,才…”

錦時沒有與她爭執魔的善惡,隻是反問:“紫菟,你為什麼在承認對大殿下的偏見時,難以啟齒?”

紫菟絞著衣袖,答:“因為…,承認了,就意味著…我以前都是錯的。”

說罷,她瞬間懂得了錦時所指。

為什麼難以啟齒,因為承認了就意味著以前都是錯的,為什麼不能承認魔不一定是惡,因為承認了,就意味著這數萬年都是道貌岸然,假公濟私,將麵對錯誤所造下的因果。

“你方才說,各路神仙,明知殿下的無辜,明知殿下的可憐,也無一相助。紫菟,所以這是不是意味著,天後所作所為,是為了泄私憤,她所做的,是錯的,是惡的?”

錦時字句緊逼,十分鋒利。

紫菟回過神時掌心已然涼透。

是啊,其實他們一直都知道,知道大殿下無辜,知道天後在泄私憤,可他們不敢相助,不敢承認真正的對錯,因為承認了的話,就意味著他們不僅沒有執掌正義,更是自私怯懦。

所以,這三萬年來,他們為了掩蓋自己的私心,隻能拚命詆毀大殿下,從他的血脈著手,汙蔑他的心思,剝奪他的權利,與天後站於一處,這樣才能證明,他們一直是正義的,是對的。

“…”

“凡間有個故事,叫,‘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三人成虎雖是無中生有,卻可以使一個人的清譽毀於一旦。如此,是不是就可以去對那個人進行討伐與誅殺了呢?”

“明辨善惡,靠的不是誰代表了正義,因為正義不能被代表。如果有人可以代表正義,那麼正義和惡的界限就沒了。在此之前,紫菟你不知道大殿下品行如何,但經曆此行後,你卻會說,大殿下是個好心腸的神仙。可見,想要明辨善惡,要切實的接觸過才行。”

“然而,數萬年來,神界獨大,我們所言的善惡,其實也是偏頗的,可我們不承認,隻要不承認,聲勢浩大之下,‘惡人’的反抗也不過是印證了我們的說法。看,他果然如此。”

“大殿下諸多不幸中,最可憐之處,恰是這三萬年裡,從來沒有人覺得他可憐。所有人都要他感恩戴德,要他替母背負起罪業,要他償還。所以他做得再多也不夠,他有功也無功,那無功便成了錯。”

“要多努力他才能被人看見?才能得到一句,他其實是個好心腸的神仙。”

“八哥說,凡間那些事本有十二神做,後來一並落在了大殿下肩上。可即便三萬年裡,他為凡間慎始敬終,但,就算是我八哥,我們鳳凰一族眼裡,那也不過閒差。一個,誰都可以做的閒差。他對凡人命運的注重,對因果的維係,就這樣變得不值一提。”

“可我覺得不是。他從來不是怕天帝天後的責罰,才對這些‘不值一提’的凡事而小心翼翼。甚至,他並不怕背負所謂的因果。他隻是明白因果何其重要,而憐憫每一個世人,他雖是神仙,卻不能隨意相助,便竭力的讓每一個人都能平穩的還清因果業障,以得解脫,以獲新生。”

正如初見時,他說:“靜,是好事。我無能相救世人,一錯卻能浮屍千裡。亂因果,壞命數。人雖渺小,卻也該慎重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