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假設朱允炆成功削藩,明朝的北方變得空虛又該怎麼辦?朱元璋把功臣殺了個遍,能打的基本上被他折騰光了,朱允炆拿什麼去抵抗北元。】
【他遲早會麵臨朱棣登基後一樣的困境,且不說朱允炆有沒有這個能力遷都,就說遷都之後的事。】
【朱棣本身就是一位名將,又在北平發展多年,隻要他人在北平就能形成一道不言而喻的屏障,起到震懾和穩定的作用,朱允炆去到北平有什麼用,又不能領兵打仗,說不定還會水土不服。】
天幕毫不留情的嘲笑,狠狠往朱允炆的膝蓋上射了好幾劍。
他一臉不忿地盯著天幕,五指成拳狠狠砸向前方,天幕並沒有損壞,甚至他連碰都沒有碰到天幕,隻是打了一團空氣。
朱允炆抬頭見到朱元璋失望的目光後心裡更加委屈了,其實他很少有這麼明顯激動的時候,皇爺爺教他當沉穩的皇太子,對他的期望朱允炆心裡明白,他有自信能承受皇爺爺的期望治理好大明。
但是天幕狠狠打了他的臉。
它說朱元璋選錯了人,所以那個正確的選擇是朱棣嗎?
憑什麼!在天幕降臨之前我才是那個正確的選擇,我才是朱元璋最正統的接班人。
朱棣兵痞一個對我也沒多大尊重,和那些藩王一樣擁兵自重,他們才是錯誤的。
怎麼到了天幕嘴裡我就錯了?
【而朱棣,這個和李世民一樣有名的男人,他們都是謀反上位,但是比他們那個時代任何一位帝王都要耀眼奪目。】
【有些鳥兒是關不住的,有些人注定要完成宏圖霸業。】
【今日的北京成為我國國都,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無數曆史在此上演,無數家國愛恨在此綿延,燈塔之上,五星紅旗在此飄揚,一切的一切都源自這個叫朱棣的男人在幾百年前做出的一個決定。】
天幕上無數景象極速飛馳,山河變遷,鬥轉星移,百年曆史的厚重感撲麵而來,最終定格在未來的北京。
蔚藍如洗的天空下,一根通天的白色圓杆安靜矗立。
再往下,有一片金色琉璃頂,屋脊上憨態可掬的神獸穿過曆史的風沙俯視人間。
莊重威嚴的宮殿下有一群人拿著一塊塊薄薄磚頭對著一群穿著統一樣式的人。
他們挺拔如鬆,隊列整齊,甚至抬腳的角度都基本一致,像是風吹過稻田裡的一層層麥浪,帶給人一種蓬勃的,向上的希望。
中年的朱棣和朱元璋透過天幕看向他們,久久不能回神。
即使這群人沒有鎧甲和刀劍,他們也能分辨出這群人是軍人。
又不像他們認知中的軍人,他們眼中不乏血性,卻又有一種蓬勃生機,像初升的朝陽,朝著同一個方向堅定不移。
他們順著這群軍人目光望去。
是一麵旗幟。
一個軍人把一麵鮮紅的旗幟固定在升降繩上,然後蓄力將它拋在空中。
紅旗迎著風緩緩升起,全場靜默,所有人都在安靜地用或是崇拜或是朝聖般的目光注視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