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紂王篇 【曆史上那些被黑的大人物】……(2 / 2)

【殷墟甲骨文中有許多“小臣x”之類的人名,大多是出身卑微之人。】

【西周時期實行世官製,任人唯親,指責帝辛“遺其王父母弟不用,乃維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

【周聯合諸侯(包括商朝的保守派和貴族)滅了商,諸侯貴族當然得要點兒好處,於是周朝建立了以諸侯貴族為主的利益體係,從此國家注重貴族,注重禮治和等級製,可以說中國古代那麼注重禮治家世等級,最早是因為周人為了統治的合法性所做出的措施。】

【他們推翻了當時不注重血緣關係的用人製度,不把這種製度和實行者紂王踩到底,怎麼能體現周人滅商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呢。】

【西周初年所宣揚的帝辛罪狀,除了《尚書》中的那四條,也就隻有酗酒和號稱自己有命在天了。】

【但是姬發他爸周文王也喜歡喝酒,後來的皇帝也個個號稱自己是天子,嘖嘖嘖,真的是雙標得很。】

【不管是《尚書》還是《史記》,還是西周時期宣揚的紂王罪狀在現代並沒有傳播地特彆廣泛,神話小說裡紂王的那些黑料才家喻戶曉,】

【什麼狐狸精妲己啊,什麼比乾挖心啊這些故事電視劇演了千百回,可能人類的天性就是八卦吧,這種口口相傳的八卦故事反而流傳地最久最深入人心。】

【電視劇裡演得版本就是比乾是商朝的大臣,殺了妲己一窩狐子狐孫被妲己記恨,妲己蠱惑紂王挖了比乾的心。】

【《史記》裡的版本呢,就是比乾是帝辛的叔父,為人忠恥正直,見紂王荒淫失政,暴虐無道,常常直言勸諫,後紂王怒而摘其心。】

【有趣的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南衛輝比乾廟碑文記載比乾在公元前1029年去世,商朝是公元前1046年滅亡,也就是說商朝滅亡後這家夥還活了17年,不過因為年代太久比乾確切的死亡時間存疑,也有說比乾是公元前1063年死的,up主不敢保證1029這個時間是否準確。】

【問題來了,既然帝辛既不昏聵也不殘暴,那為什麼會成為亡國之君呢?】

【因為在大勢麵前,子受他吧,有些無能。】

【郭沫若認為其亡國根本原因是其征伐東夷時候捕獲了大量的俘虜,沒有對俘虜進行屠殺,反而善意的將這些俘虜帶到了京城,周朝進攻朝歌時候,這些奴隸隨機造反,導致紂王當時手下的兵力不足以抵擋周朝的軍隊和造反的奴隸聯軍,導致紂王被滅。】

【這個觀點已經被現代學者推翻了。】

【紂王對東夷最後一次討伐是其在位的21年,周武王滅商至少是在帝辛在位30年後,時間上對不上。】

【根據現有史料進行一個大致的推斷,商朝滅亡可以分為三個原因。】

【第一個是統治方式落後】

【周朝確立了宗法製,通過宗法製來完成周人和當地土著的融合,殷商對於屬國隻依靠武力威脅,沒有形成嚴密清晰的國家管理結構,統治方式成本高又不穩定(經常打仗),且缺少融合。 】

【第二個是內部矛盾的激化】

【一個矛盾是祭祀,也就是人祭和人殉,貴族利用神明,百姓信俸神明,衍生出血腥的祭祀,紂王一上來就主張廢除這種祭祀,必定會激化內部矛盾,這背後再深入一點其實是神權跟王權的爭奪,周朝對於這種血腥的祭祀的廢除處理就比較溫和,雖然周朝前中期人祭很多,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周朝末期就很少了,之後的春秋戰國人祭已經基本沒有,有也不推崇。】

【第二個矛盾是觸犯了貴族階級的利益,貴族享有的特權在紂王時期很少,紂王還有意削弱,比如寧願任用逃犯做官也不用親戚貴族啊這些。】

【這個矛盾非常重要,重要到什麼程度呢,重要到貫穿了整個中國曆史。】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王朝更替不可避免,但是真正統治中國的那股力量卻不受分合更替的影響,它正是在商朝覆滅時浮出了水麵。】

【它就是世家貴族。】

【這要說起來就太長了,先按下不表,之後有機會出一期視頻。】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大勢】

【周人滅商不是一日之功,他們早就采取了‘翦商’策略,到了紂王那一代整體形勢就是周強商弱,除非紂王是秦皇漢武,李世民或者朱棣那種ssr牌,否則逃不過滅國的大勢。】

【總體來說,紂王不是暴君,卻也不是什麼千古明君,他看不清國內形勢,有想法,但手段激進,對內不但沒緩和還激化階級矛盾,也沒有改革落後的統治方式,對外征伐東夷耗儘國力,卻沒有防備周人聯合諸侯進攻,確實是拎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