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就出手打了彆人的嬌妻,都怪她這不安分的手。
李倓回過神,接過竹筒,竹筒之上竟有著四瓣梅花:“這個,你從何處而來?”
四瓣梅,李長源之物。
“我自己做的,沙洲沒有梅花,便無聊刻著玩的。”
也是,怎可能會有如此巧的事。
這圖倒是做得精致,幾乎每一條道每一個岔路都標記得清清楚楚。
阿難每日牽著駱駝在這沙州城大大小小的街市,自然收集到不少情報。
她說:“有了這幅圖,殿下便能從小路挺進,四周包圍。沙洲的義軍不少,早就想要抵抗吐蕃人,隻不過沒有人幫助。如今剛好裡應外合,定能夠將吐蕃人擊退。”
論謀略雖不及軍師,卻也是女子中聰明之人,能夠想出聲東擊西、裡應外合之計。
隻不過李倓還是不能全信:“你與吐蕃讚普算是好友,為何要幫助我?”
“我是大唐子民,國仇家恨前無情感,但赤鬆也是我的恩人,所以我鬥膽求殿下一件事。”
“何事?”
阿難說道:“不要傷害赤鬆,他們若是退回吐蕃,也請殿下不要追殺。”
“好。”沒想到李倓如此乾脆的答應,阿難甚至有些懷疑。
李倓雙眸真誠以對,承諾道:“我從來說話算數。”
第二日,他們采取了小巷保衛戰,偽裝成沙洲百姓,先是占領了沙洲的高地,隨即以四路圍剿吐蕃人。
沙洲裡應外合替他們省了不少功夫,再加上阿難提供的地形圖,甚至不浪費一兵一卒。
眼看著吐蕃氣勢削弱,由攻變守,可奇怪蹊蹺的事卻又發生了。
他們到了營地之後才發現,吐蕃營地上早就沒有一個人。
眾人瞬間警惕起來。
阿難與李倓相看一眼,前來突圍的兵不多,他們更是不敢輕舉妄動。
“你有沒有聞到什麼味道?”阿難用力嗅了嗅。
“什麼?”
阿難捂著麵紗:“好像是迷煙。”
這迷煙愈發濃,像是從四麵八方而來。
阿難往上看驚呼:“殿下快看!那處,是吐蕃人。”
方才巷戰本以為大勝,卻不料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他們早已占領了烽火台。
那處地勢高,迷煙更是容易散播。
原來吐蕃人早就有對抗迷煙的法子,不過是引唐軍過來,減弱他們的戰鬥力,再趁勝追擊。赤鬆這一招誘敵倒是做得大膽心細。
“殿下這迷煙與那晚一樣,我已吩咐他們用沾濕的布料捂住口鼻。”陳雲之邊說邊捂著自己的口鼻,“殿下?”
李倓觀望著四周,這些迷煙似乎在混亂他們的方位,也是弄垮他們的作戰心態。
倘若眼下亂箭射下,豈不是可以一網打儘?
正當李倓驚訝時,身邊慘叫一聲。
那個奇怪的阿難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