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冥婚 聽聞李靜……(1 / 2)

長安無恙 蓁蓁大人 3427 字 11個月前

聽聞李靜忠慘死,坊間謠言四起,李俶立刻命人急召張璟入宮。

“你可知,眼下坊間說什麼?”李俶激動說道,“說是倓弟含冤成了厲鬼,要找當初害他的人索命。張皇後和李靜忠都死於非命,這些是你乾的嗎?”

張璟看著他,仿佛有些疑惑:“陛下當初不是答應過我,若我助您登上帝位。那張氏與李靜忠隨我處置。”

“可你的手段,也不能如此殘忍呀!”李俶是想不到她一個往日那般陽光的女娘,竟會用如此惡毒的手段殺人。

“如此便是殘忍嗎?”張璟的眼中含著淚,卻是異常堅毅,“火烙之刑,鴆酒以侍,體無完膚,刻臂自證。他便是這般死去的!”

李俶的雙眸震動,洞心駭耳,不過五年的時光,他竟忘了李倓是如何冤死。

“五年了,世人都不在意他的身後名,唯獨我不服!”張璟落淚,嘴角卻是冷笑,“為大唐出生入死,為世人懲惡揚善的少年郎,不該是如此結局……”

李俶一下腿軟坐下身,久之才說道:“倓弟與我是手足之情,吾卻忘了他的冤屈。來人,擬敕旨,遷建寧王墓入順陵,追諡承天皇帝。”

“多謝陛下。”張璟跪謝道,“陛下可記得第二個條件,眼下到了時機。”

“你說。”

“我想請陛下賜婚,讓我與建寧王完婚。”

李俶詫異問道:“倓弟死了五年,你瘋了三年,又籌謀兩年為給他複仇,眼下大仇得報,你竟要嫁給一個死人?”

張璟叩首語氣中似是終於鬆了口氣:“我想以寧親公主十四女的身份嫁於殿下。”

“你是想與他冥婚?”李俶一下明白了。

寧親公主十四女早在祖籍之中寫了早逝,如此,那便可與建寧王冥婚。

張璟叩首道:“請陛下成全。”

見張璟態度堅決,李俶並未拒絕,前往鹹陽送親的車馬大概五六十人。張璟身份特殊不便暴露,所以不是大張旗鼓,派了李長源送親。

恰逢又一年秋,風吹起來乾澀。

“師妹,此行路過沙洲,你可要去瞧瞧?”

沙洲?她望著那個山頭上的少年牽著紅衣姑娘,昨日重現。

她踏上了鳴沙山,隻是腿腳不便,不再如往日那般利索,需要旁人等著。

繡娘在一旁扶著:“娘子可是來過這兒?”

她看向那個與她當初年紀相仿的姑娘:“前麵有座千佛寺,可靈驗了,可要去看看?”

繡娘猛然點頭,隻是當初的那個廟祝不在了。

李長源看著四周:“昔日的佛教聖地眼下卻人煙稀少。”

“師兄,你精通易數,可相信命理?”

李長源見她如此問:“自然相信,但人定勝天。”

張璟看著那空了的桌台說道:“我曾在此處求得一簽,廟祝說,我所求並非良配,若要強求,二者必有一傷,若孽緣結下,便是生生世世愛而不得,難逃輪回。”

繡娘蹙眉:“那這廟祝說得準嗎?”

李長源看著她的神色忙說道:“這世間哪有那麼多天命輪回,這千佛寺還有個傳說,說是能將自己與愛人的畫像畫在石壁之上,便可以擁有轉世續緣。”

廟裡的小和尚似乎聽到了他們的談話,走了過來。

小和尚說道:“那可不是傳說,是真的,我師父已經輪回去了。”

“你師父?是這裡的廟祝?”

原來,這裡的廟祝已經歸天。

“是,你是……”小和尚看著女子的模樣,似乎很眼熟,一時間又想不起來。

李長源拉著她小聲道:“陛下說了,此行不可張揚暴露身份。”

可誰知那小和尚卻大喊道:“你是建寧王妃!”

張璟愕然看著他,蹲下身問道:“你是如何知道的?”

難不成是上回在沙洲?可他應該沒有見過她的真容。

小和尚指了指那處的石洞:“那裡有你的畫像。”

眾人來到那個石洞,張璟忽然記起這個位置,那個時候,沙洲百姓為了感謝建寧王,特意鑿庫畫像,他們臨走時還未完成。

直到張璟再度看見那個畫像時,她的眼框一下紅了,淚如雨下。

小和尚說道:“師父說畫那幅畫時,建寧王殿下問他,可否在他的身邊再畫一個女子。”

繡娘看著那畫像,雖然穿著是沙洲女子的服飾,但眉眼與張璟一模一樣。

她開始有了懷疑:“娘子是這畫中人嗎?”

張璟強忍住淚水,身體卻在不斷發抖:“我與建寧王妃,是有些相像。”

小和尚還說:“這是方才施主們所說的,沙洲有個傳說,說是在鳴沙山後的千佛洞內若是畫上自己與愛人的畫像,虔誠祈禱後,能夠有轉世的續緣。建寧王殿下定是十分愛這位王妃的……”

李長源擋在她的麵前,扶著她:“好了,這傳說便是傳說,繡娘,快扶娘子回去。”

鹹陽的夜,一輪明月有些殘缺。

車馬就近停了下來,大家夥原地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