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氏雖說是個婦人,卻也被女兒臉紅了眼。
清漣覺得有意思極了,當即翻開書麵。
入目是對人物的動作神態刻畫的極為形象的圖,羞得清漣忙合上書麵丟了回去,紅了耳尖,囁嚅地說:“母親,你這是做什麼呢?”
許氏忙講東西撿起,塞給清漣說:“這你必須看一下,彆回頭……”許氏說著一本正經地就給清漣講了這書的用途。
清漣也不得不翻看了幾遍,從一開始的羞澀到鎮定的往後翻,並詢問這圖上的動作的真實性。
許氏見女兒這番鎮定模樣,臉更紅了幾分,但在看到女兒耳尖紅了,她麵上的紅意卻慢慢退去,她這也是為了女兒好,因此麵對女兒的問話都一一做了回答,並再三強調嫁過去要注意多看多學,萬一世子真去了,院子裡千萬彆讓男人進,連個公的都不行,免得被人說了閒話去。
二人正說得熱火朝天的,忽聽到門外傳來聲音,許氏忙從清漪手裡搶過書塞回了袖筒裡,又看了眼沙漏,見時間還沒到,又仔細聽了聲,是林老太太房裡李嬤嬤。
母女兩人狐疑地看了眼對方,不管前來乾什麼,都要是一副委屈模樣,再見機行事。
清漪接過許氏手裡的蘋果,調整了下狀態,不一會一個哭泣狀態的人就出來了,許氏也調整了下嗓子,哽咽著音朝外喊道:“是誰在外麵?”
外頭立刻傳來一個婦人的聲音:“夫人,老太太身邊的李嬤嬤來了。”
許氏拍了拍清漪的手,站起來整理一下衣擺,不慌不忙地過去開了門。
剛打開門,李嬤嬤就趕緊上前,舉著一個托盤,托盤裡放著一個檀木盒子,笑道:“夫人大喜,奴婢奉老太太之名,前來再給二小姐添妝。”
許氏看了眼,擦了擦眼角,轉身就向屋裡走去,也不出聲。
李嬤嬤趕忙跟了上去,一見清漪坐在床,忙俯下身舉著盤說:“二小姐,這是老太太從個人私庫裡拿出來給您再添加的嫁妝。老夫人苦,心裡也不願您嫁過去,可這事實在沒辦法,您不知道,老太太從婚事定下來後就沒踏實睡過一趟覺了。”
清漪當即眼淚嘩啦啦的往下流,如同一條小溪,哽咽著說:“辛苦嬤嬤了,替我回去謝謝祖母,清漪收下了,清漪此番離去,不能再在祖母身前了,幸好還有大姐姐,有大姐姐在,祖母肯定能多吃些,睡好覺。”說著就扶起李嬤嬤。
李嬤嬤聽著清漪說的話,前麵還覺得好,後麵一聽,心裡咯噔一下,這二小姐心裡怕是怨恨著老太太呢。這事她也知道是老太太和大老爺做得不厚道了,哪有不想自己大孫女親女兒入火坑的,就把二孫女侄女推入火坑的。但這事輪不到她說什麼,她也隻是個下人。
李嬤嬤順勢起來,見托盤還是一樣重,抬頭一看,就見清漪哭得梨花帶雨將放了一枚平安福在托盤上,哽咽著讓她轉告老太太這是從梵音寺求的平安福,願能庇佑老太太今後順心如意,平平安安。這話聽著就覺得是個孝順祖母的,可就覺得哪裡不對。
緊接著又聽見“你且回去告訴祖母,這東西清漪心領了,雖說長者賜不可辭,但是今後一想到不能在祖母跟前好好儘孝,清漪便是萬般不好接受。”
李嬤嬤聽了也心酸,這二小姐雖不太受老太太待見,但身為一個孫女,該做的都做了,甚至比大小姐做得還要好,想勸說幾句,又不知如何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