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千禧年(2 / 2)

作為姚家最精明的兒子,姚成田一直很會審時度勢,他在外也有幾年混得風生水起,雖然最後又落魄了,但是不管他是發達了還是落魄了,十幾年如一日單方麵維持著和小妹夫婦不遠不近的關係,也一直約束著媳婦夏小雨,不讓她靠近、算計姚晴天,以免重蹈大嫂陳玉的覆轍,就是最艱難的那幾年,他也不讓姚父姚母去求姚晴天幫扶,自己硬抗過來了。

唯獨對於孩子學習的事情,姚成田破例了,這半年來,他借著各種由頭,見天地往清恬園跑,有道是見麵三分情,姚成田是想著先和趙軍、姚晴天慢慢恢複熟稔的關係。

因為夫妻倆常年在外打工,一雙兒女成了農村留守兒童,而姚父姚母既要種地又要照顧五個孫兒孫女,管著他們吃飽穿暖就很辛苦了,對於學習上的事完全使不上勁,全憑孩子自覺和天賦。

姚泉泉不算特彆聰明的孩子,成績一直普普通通,當初進高中,姚成田就花了大筆買分費用,眼看著高考在即,姚成田清楚地知道姚泉泉當前的成績,普通專科都難,更何況,姚成田不想姚泉泉上專科學校。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所有做父母的期盼,姚成田也不例外,特彆是在他起起伏伏十幾年後、見過大世麵之後,姚成田比老家那些同輩人更清晰的認識到:高考,對於一個農村孩子來說意味著什麼。

姚成田認識的人中,真正成功的人有兩個,從商的趙軍,從政的薛青鬆,兩人是姚成田仰望的巔峰。

十來年,姚成田努力過,最後失敗了,他走不了趙軍的路子,但是他兒子未必走不了薛青鬆的路子。

姚泉泉是不夠聰明,但是也絕不是笨蛋,關鍵是他是一個心思單純的孩子,聽得進父母和老師的話,能靜下心來學習,所以姚成田決定,高考,一年不行就兩年,兩年不行就三年,就不信姚泉泉考不上一個正兒八經的好大學,然後考研究生,終將魚躍龍門,跳出農村。

而整個陽湖市,陽光教育學校的高中部,從生源和光榮榜上看,暫時是比不上市一中,但是陽光教育的複讀班絕對是全市乃至全省一本率、二本率最高的。

陽光教育辦學最初,隻有一文一理兩個複讀班,一百多名複讀生的情況下,一本率、二本率再高也不算打眼,可在最近一屆的高考中,陽光教育學校有九十九個複讀班,近萬名複讀生,一本率、二本率依然首屈一指,這是很不容易的事。

早些年,選陽光教育學校複讀的孩子,除了少數一部分是因為高考失利或是誌願錄取沒有達到預期,更多的是基礎相對比較的薄弱的孩子,但是隨著一屆屆複讀生,經過陽光教育學校揚帆起航、金榜題名之後,陽光教育學校複讀生的招生條件也愈加苛刻。

可以說,但凡踏進了陽光教育複讀班的門檻,就等於邁進了大學的門檻,所以姚成田想方設法都要讓姚泉泉進陽光教育學校的複讀班。

姚成田不是對姚泉泉沒有信心,而是非常了解自家孩子的實力,姚泉泉不止考上大學的概率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說高考成績能達到陽光教育複讀線的可能性也很小,加上姚泉泉的中考成績和高中在校成績都不能給其加分,姚成田不想其他的門路,他在彆的學校複讀一兩年,提高的分數,都不一定夠上陽光教育學校複讀班的門檻。

姚成田南下打工十來年,雖然沒能大富大貴,但是比起在農村種地強太多了,現在他就一個念頭,讓兒子女兒考上好大學,徹底走出農村,不再過一輩子在泥土裡刨食的日子。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姚成田愛孩子是有目共睹的。

上輩子,夏小雨拋夫棄子,姚成田酗酒頹廢,他們都虧欠孩子,所以這輩需要加倍的對孩子好。

有些虧欠,終究是要還的。

因果循環,報應不爽。

像是趙明,上輩子混得風生水起,早早離開了五穀村,沒有惡意無差彆舉報那麼多家庭,也就沒有後麵十幾年時不時被套麻袋打悶棍。

聽說哪怕趙明躲到外地去了,也是黴運不斷,不是被打就是破財,趙明還坐了兩年牢,聽說是開車幫人運輸從廠裡偷出來的材料,被逮個正著,由於材料裡含有貴重金屬,價值昂貴,趙明連帶著判了刑。

在監獄裡也不消停,同人起爭執,最後傷了眼,最後是眼瞎了一隻,腿跛了一條,毛婷婷也年老色衰,沒法子靠皮肉掙錢糊口,夫妻倆在前段時間又回到村裡。

村裡一些老人恨毒了兩口子,不時有人上門唾罵,毛婷婷整天往外跑,就逮著趙明教育,想讓他懺悔,說他做了太多缺德事,損陰德,肯定要遭報應,就是死後也逃不了下十八層地獄。

趙明死後會不會下十八層地獄,姚晴天不置可否,有些罪生前就該贖了,不管是自願的還是被迫的,趙明一直在遭罪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