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有女初長成,筆走龍蛇起驚雷。少女李清照靜靜地享受著嬌寵和才氣編織的美麗光環。
愛情是人生最美好的一章。它是一個渡口,一個人將從這裡出發,從少年走向青年,從父母溫暖的羽翼下走向獨立的人生,包括再延續新的生命。因此,它充滿著期待的焦慮、碰撞的火花、沁人的溫馨,也有失敗的悲涼。它能奏出最複雜,最震撼人心的交響。許多偉人的生命都是在這一刻放出奇光異彩的。
當李清照滿載著閨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愛河時,她的美好人生又更上一層樓,為我們留下了一部愛情經典。她的愛情不像西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也不像東方的梁山伯與祝英台,不是那種經曆千難萬阻,要死要活之後才享受到的甜蜜,而是起步甚高,一開始就跌在蜜罐裡,就站在山頂上,就住進了水晶宮裡。夫婿趙明誠是一位翩翩少年,兩人又是文學知己,情投意合。趙明誠的父親也在朝為官,兩家門當戶對。更難得的是他們二人除一般文人詩詞琴棋的雅興外,還有更相投的事業結合點——金石研究。在不準自由戀愛,要靠媒妁之言、父母之意的封建時代,他倆能有這樣的愛情結局,真是天賜良緣,百裡挑一了。就像陸遊的《釵頭鳳》為我們留下愛的悲傷一樣,李清照為我們留下了愛情的另一端——愛的甜美。這個愛情故事,經李清照妙筆的深情潤色,成了中國人千餘年來的精神享受。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一剪梅》
離愁彆緒,難舍難分,愛之愈深,思之愈切,另是一種甜蜜的偷偷地咀嚼。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重陽》
這是趙明誠在外地時,李清照寄給他的一首相思詩。徹骨的愛戀,癡癡的思念,借秋風黃花表現得淋漓儘致。這蜜一樣的生活,滋養著她綽約的風姿和旺盛的藝術創造。
但上天早就發現了李清照更博大的藝術才華。如果隻讓她這樣去輕鬆地寫一點閨怨閒愁,中國曆史、文學史將會從她的身邊白白走過。於是宇宙爆炸,時空激蕩,新的人格考驗,新的命題創作一起推到了李清照的麵前。
宋王朝經過一百多年“清明上河圖”式的和平繁榮之後,天降煞星,北方崛起了一個遊牧民族。金人一錘砸爛了都城汴京的瓊樓玉苑,還掠走了徽、欽二帝,李清照在山東青州的愛巢也樹倒窩散,一家人開始過漂泊無定的生活。在逃亡途中,趙明誠急病而亡。
人不能沒有愛。正當她的藝術之樹在愛的汁液澆灌下茁壯成長時,上帝無情地斬斷了她的愛河。李清照是一懂得愛就被愛所寵,被家所捧的人,現在一下被困在了乾涸的河床上,她怎麼能不犯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