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魅力 失家之後的李清照開始了……(2 / 2)

沙發日記 耿耿童心 1677 字 10個月前

她收集的文物汗牛充棟,她學富五車,詞動京華,到頭來卻落得個報國無門,情無所托,學無所傳,彆人看她如同怪異。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在四麵不著邊際的深淵裡,一種可怕的孤獨向她襲來,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讀懂她的心。她吟出這首濃縮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確立了她在中國文學史上地位的《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是的,她的國愁、家愁、情愁,還有學業之愁,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所尋尋覓覓的是什麼呢?從她的身世和詩詞文章中,我們至少可以看出,她在尋覓三樣東西。一是國家民族的前途。她不願看到山河破碎,不願“飄零遂與流人伍”,“欲將血淚寄山河”。在這點上她與同時代的嶽飛、陸遊及稍後的辛棄疾是相通的。但身為女人,她既不能像嶽飛那樣馳騁疆場,也不能像辛棄疾那樣上朝議事,甚至不能像陸、辛那樣有政界、文壇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罵座,痛拍欄杆。她甚至沒有機會和他們交往,隻能獨自一人愁。二是尋覓幸福的愛情。她曾有過美滿的家庭,有過幸福的愛情,但轉瞬就破碎了。三是尋覓自身的價值。她以非凡的才華和勤奮,又借著愛情的力量,在學術上完成了《金石錄》巨著,在詞藝上達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那個社會不以為奇,不以為功,李清照還有什麼話可說呢?她隻好一人咀嚼自己的淒涼,又是隻有一個愁。

李清照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轉化為淒清的悲劇之美,她和她的詞也就永遠高懸在曆史的星空。用心感悟李清照的美,用心感悟文學的美,用心感悟生活的美,用美來詩意地棲居!

讀詩詞到今天,我完完全全被中華民族的詩詞折服了!讀唐朝的律詩絕句,對仗工整,格律嚴謹,真是想不到這些凝練的字句是如何費儘心思地推敲出來的,隻能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而到了宋詞,又忽然覺得,禁錮的大門被靈動自由的思想潮流一下子衝破開了,長長短短的句子讀來讓人感覺更加舒適愜意,活潑開放,我更加喜歡了。難得清醒,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