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鹽鹽與放下 沐嫻家裡沒人,父母……(1 / 2)

流年 耳語情長 2462 字 10個月前

沐嫻家裡沒人,父母常年忙於工作,偶爾才會想起來家裡還有這麼個女兒,不過就是想起她也不會說時常回家看看她,每個月給她打點錢逢年過節的往她平時住的那個地方送上些禮物就算是儘了責任。

可能他們在外麵有了自己的小家吧,或許還會有個可以繼承他們家業的期盼了許久的兒子…沐嫻猜測。

沐嫻從不缺吃穿,也不會苦惱於成績不好會挨家長的批評,因為他們並不在乎她成績的好壞,也不會因此多看她一眼。沐嫻自幼便與孤單相熟,與影為伴,尚未遇到閆佳熒的時候她不悲不喜,也不哭不鬨,就像個沒有靈魂的提線木偶。

後來,她遇到了柳臻軒。他寵著她、慣著她,把她放在心尖尖兒上,事事以她為先,再有熒熒的陪伴,她才終於是變成了如今這副樣子。

柳臻軒對她的了解比對自己的還多,自然沒有想過把她一人送回那個冷冰冰沒有半點溫情的房子,他口中的回家回的是他的家。

在柳家尚未搬出眠市的時候,沐嫻就經常性的往他們家跑。在她幼時體會到的所有關於家的溫暖,父母的關愛,全都來自於柳父柳母對於柳臻軒的疼愛。

那才是一個家該有的樣子吧…

柳臻軒慣愛叫她鹽鹽就是源於柳母。五歲那年夏天,柳母心血來潮想要學做飯,雖說最初連鹽和糖都分不清楚後來也沒有堅持太久。她做出來的東西不是太甜就是太鹹,還一定要拿她親兒子試吃。

因此,得知沐嫻全名以後,被荼毒至深的柳臻軒開口就是一句,“鹽鹽放多啦。”

後來得知沐嫻的‘嫻’不是那個‘鹹’,柳臻軒還是有想過改了對她的稱呼的,但是閆佳熒叫她‘沐沐’,柳母叫她‘小嫻’,更多的人叫她‘沐嫻’,她名字就這兩個字,可供發揮的空間實在不多。

為了彰顯自己的特殊,柳臻軒就乾脆還是叫她‘鹽鹽’。

沐嫻也從不介意他這麼叫,於是柳臻軒這一叫便叫了至少四年。

“喲,可算是回來了。”徐姐站在柳家門口候了許久,總算看見了自家兩個小朋友。

徐姐是柳母本家那邊的人,記事起就一直跟在柳母身邊,也是和她一同長大的情分。對於自己親眼看著從粉雕玉琢長成俊秀可人的倆小孩兒,徐姐總也藏不住臉上的笑意。

當年小小的沐嫻隔著窗子望著他家的熱鬨團圓,就是徐姐先看到的這麼個小人兒並且把她帶進了這場熱鬨裡。徐姐自己沒有結婚生子,對於沐嫻,她是真心疼愛。小少爺要回來眠市她選擇跟隨,不光是因為柳母要她幫忙照顧自家兒子,還因為她也實在放心不下這個小可憐兒。

“徐姐…”沐嫻十分感激徐姐,一把撲進她懷裡眷戀的蹭了蹭。如果可以,她多麼希望徐姐是她真正的母親。

“好啦,先吃飯吧,再晚會兒啊,飯都要涼了。”徐姐慈愛的摸摸她的頭,領她進屋。

被遺忘的柳臻軒無奈一笑,徐徐跟上。他完全不介意家裡人寵愛鹽鹽勝過自己,他隻怕這些寵愛加在一起也難以撫平鹽鹽心裡的創傷。

這天夜裡,有人難得一夜無夢,睡的恬淡安心,一覺至天明;也有人幾乎徹夜無眠,難以入夢。

周五下午臨近放學的第二節課是體育課,馬成豪給體育老師告了假,帶著其他三位尋了個人少的地方開始進行校慶節目排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