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子 “總算找到你了,小舅子!”……(1 / 2)

君子者,女子也 忽春 2836 字 10個月前

近前的兵士都能瞧見,葉蘭芝手上沒有武器。

莫非他真有些本事?

然而這樣的念頭方冒出來,一瞧高台上那高了葉蘭芝將有半身的大漢,再瞧瞧他手上那柄閃著寒芒、揮出風來的長刀,便又滅了。

怕隻是個爭一口氣的小子,自以為自己很厲害,就想著新官上任三把火。

可那細胳膊細腿,瞧著一點力氣也沒有,砍他就跟砍菜似的。

這火燒不起來。

台上的大漢亦是這樣的想法,他原是山南郡中有錢人家養的打手,因那戶人家舍不得兒子去參軍,花錢買了他頂上。

在哪兒都是賣命,到軍中賣命,或許還真的能出人頭地。

他就是抱著賣命博個出路的念頭來的,因而在對麵小身板的教頭提出可以與之比武時,他立刻便將這當作了一個往上爬的機會。

誰知道這小小教頭竟然自大的很,說話挑釁不說,連武器也不拿。

那張麵皮白的,一看便知道,是從沒奔波過的有錢人家子弟。

習武應該是真的習過,但真刀真槍的打起來,他們學的那種花拳繡腿,可是派不上用場的。

大漢想罷,心中冷笑一聲,提刀朝前衝去。

將有兩步之遠時,他借著奔襲過去的力,便猛地將刀斜向下一劈——

那小教頭似乎沒有半分要逃的意思,沒什麼表情地站在原地。

大漢冷哼一聲。囂張,這可彆怪他將人劈成兩半!

那刀刃就要劈上對方肩頸,然而就在這時,對方卻隻稍稍一側身,就險險躲過了。

大漢愣了一愣。

定是“他”運氣好。

他一咬牙,立刻旋刀橫砍。

對方卻腰肢一軟,借著個子小的便利,躲到刀鋒下邊去了。

大漢正要再度斜劈——手卻動彈不得了。

低頭一瞧,原是那小教頭扼住了他的腕子,細細一節不比蔥白粗多少的手指,單單摁在他手腕上,卻叫他全身的力氣都使不出來了。

葉蘭芝仰麵下著腰,心中暗暗計算著招數。

第三招。往常同趙叔比劃時,她總是在第三招落敗。

趙叔說,遇上太弱的敵人,就要三招製敵。

不至於被看出來放水,也不至於太欺負人。

時間應該差不多了?

她手上稍稍用了些勁兒,借力使力地一拽,便將自己拽起身來。

而那大漢,則是長呼一聲,一邊膝蓋不由跪到了地上。

葉蘭芝又抬手在他肘部敲了一下,接住了他鬆開的長刀刀柄。

她手一翻,那柄大漢本由親自挑出的長刀,便反過來,抵在了他的脖子上。

台下十萬人,遠遠地都能瞧見勝負已分,一時嘩然。他們並不能看見是誰勝誰負。

然而越近那高台,嘩動聲便越小。

離得最近的眾人,則同台上的大漢一樣安靜。

大漢感受到頸側刀鋒的冰涼,隻覺什麼都聽不見了,唯有日頭照出的耳畔的嗡鳴聲,最喧鬨。

發生了什麼?

他眼珠顫動著,朝上看去。

隻見那個他從始至終不曾放在眼裡的小教頭,麵朝著日頭,眼睛發亮地,微微低頭看他,揚了揚嘴角:“承讓。”

勝不驕,敗不餒。

葉蘭芝作為勝者,自認露出了一個十分謙遜的微笑,正準備再說一句“險勝”,和善地結束這一場比試。

哪知她的對手卻臉一黑,扶著手臂一瘸一拐地走下台去了。

那大漢站起來下台,台下眾人才漸漸又吵開了。

一傳十,十傳百。那瘦弱的小教頭贏了。“他”真的習過武,而且似乎很有本事——這樣的話,便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