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考試(十六) 兩盞路燈……(1 / 2)

樓下的衛遠還在試圖挑撥離間,而陸子堯他們三人已經自顧自走在回房間的路上了。

本來陸子堯還想對衛遠反駁什麼,可是路嶼和頊然都是一副懶得跟對方廢話的樣子。

路嶼拍了拍陸子堯的肩膀,示意陸子堯跟他一起上樓。

陸子堯遲疑了一會兒,然後在看到那副算計的臉孔後打消了和他對話的念頭。

對於這種絕對的利己主義者,眼下解釋和反駁都隻會起到反作用。

此刻的衛遠已經不講道理了,一心把矛頭往彆人身上引。

這樣的人幫他再多他也不會記得你的好處,隻會在你失誤時怪你怎麼沒能力趕緊把他帶出去。

“對了,你剛說還有事情沒想清楚,是什麼事情?”留下還在一樓爭論不休的人,陸子堯一邊跟著路嶼上樓,一邊輕聲問。

路嶼拽了拽領口,扯開憋在胸腔的煩悶:“考試排名後五會死這個設定,沒想清楚。”

陸子堯眯起了眼。

確實很奇怪,要說不讓上課打擾同學這點是因為沈輕禾生前老被其他同學打擾,所以會有這個規定。

那考試考不好會死的規定是為什麼存在呢?

考試成績還沒出來,他們還不知道排名靠後的人會怎麼死,那也沒辦法推斷這個規定到底是沈輕禾的詛咒還是周老師自己定的。

不過不管從誰的角度想,好像都沒有理由。

“因為他媽精神不正常,後麵殺人已經殺瘋了。”頊然在懶懶說道。

雖然頊然一直都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但他很聰明。

他剛剛也從陸子堯口裡聽了大概的來龍去脈,聽完後,很多事他也就有了大概推斷。

“?真的假的。”陸子堯分不清頊然是在吐槽還是認真分析。

“?騙你乾嘛。你們沒看日記嗎?裡麵不是寫了他媽一心隻想讓他成績好,甚至不管他被校園暴力的事,正常媽媽能乾出這種事嗎?”頊然攤手。

如果說路嶼是極端理智,那頊然就是純純的直覺派。他第一次看到那本日記的時候就已經感覺到沈輕禾的媽媽很奇怪,直覺告訴他這女人多少帶點神經病。

陸子堯張著嘴“哦哦”了兩聲,腦內回憶了一下,好像是有這麼回事,不過日記裡關於他媽的篇幅太短,所以他也沒太在意。

“這種望子成龍的人,知道兒子自殺之後八成會覺得是自己把孩子逼死的,一來二去估計就失常了。然後為了多殺人就隨便找了個理由唄,既可以滿足她的報複欲,又可以把自己的所作所為嫁禍到詛咒頭上。”頊然接著說。

這個理由其實說不上充分,但陸子堯卻覺得似乎有點道理。

他又記起起初被周老師那張陰森可怖的臉嚇到的場景,那副猙獰的麵孔確實不像是個正常人。

二樓昏暗的廊燈還像以往那樣忽閃著,隱隱發出呲呲的電流聲。

三個人拐進了寢室,牆上的時間指向九點半,時間不早了。

陸子堯第一個去洗漱,洗臉的功夫他餘光瞥了眼屋內,路嶼和頊然擠在門邊,正低著頭不知討論著什麼。

真奇怪,明明沒看到他倆之前有過什麼互動啊,到底什麼時候關係這麼好的。

就路嶼那副就差把生人勿進寫在臉上的冰冷,要不是陸子堯臉皮厚,又是帶著目的在接近對方,恐怕他倆現在連話都不會說上半句。

陸子堯本人是靠著自己的自來熟,加上作為主人格對於路嶼本身的印象,才和路嶼打好了關係——也算不上好吧,目前來說算是一條船上的戰友關係?

可是頊然完全不像自來熟的人。

如果不是看到現在這種場景,陸子堯覺得這兩人是站在一起會打起來的相性。

他和路嶼就像兩隻立在馬路上的路燈,本該冰冷地隻照亮自己身旁那塊區域,永遠隔著十來米的距離才對。

如今路燈都會自己動了?

非常好奇。

陸子堯壓不住這份好奇,作為主人格的尊嚴在胸口熊熊燃燒,他的兩個屬路燈的人格是怎麼繞過他這麼熟的?

他裝作漫不經心地朝屋裡走去,那頭的討論聲戛然而止。

路嶼抬頭看了他一眼,隨意問道:“洗完了?”

陸子堯裝作沒在意,眼神往兩旁的白牆上打量,喉間蹦出一個淡淡的“嗯”。

“哎?你倆關係什麼時候這麼好啦?”接著,他假裝突然想起似地問道。

戲很假。路嶼暗暗在心裡覺得好笑。

頊然皺了皺眉,不動聲色地往路嶼反方向挪了挪:“你哪隻眼看出我們關係好了?”

陸子堯本來想說你看你倆挨這麼近,討論啥呢?

結果他一回頭發現那倆人的距離不知什麼時候拉出了八丈遠,回到了兩盞路燈的狀態,隻能話鋒一轉問起彆的。

“就是昨天你們逮王成元的時候,我好像聽到你們的計劃了來著。”陸子堯繼續裝隨意,邊說邊爬上鐵樓梯:“我看你倆之前也沒怎麼講過話,什麼時候計劃的呀?”

背後安靜了兩秒。

“搬屍體的時候。”路嶼道。

“嗯嗯,他覺得你們太沒用了不敢去碰瓷,所以才來找我商量。”頊然語氣飄忽,講話帶著明顯的敷衍。

他們說的是那天羅一進死的時候,羅一進的屍體是他倆處理的。

這麼一說也對,也許路嶼早就有想法找個最好欺負的學生一問究竟了,但是礙於剩下的人看起來都是廢物,所以才隻能和頊然商量。

陸子堯有些小小不滿。

他不想被人當成廢物,在任何地方被當成廢物都不是什麼好事,尤其是生死一線的副本中,你是廢物說明你一點利用價值都沒有,還會成為累贅。

陸子堯撇撇嘴表明態度:“哦哦,但我也不是沒用的人,下次你們也可以找我商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