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君明珠雙淚垂 還君明珠雙……(2 / 2)

玉郎琅桓 不貳圖 7009 字 10個月前

……&……

晚來風急,燭影子動,蒼茫靄霧將殿閣重重籠罩,隻有更漏的滴答聲。大殿之內沉悶如甕,安靜得讓人窒息。

突然,明璋從龍椅上走了下來,徑自向我,步伐快了,他幾乎要打個踉蹌。猛的一下,他攏我入懷道:“兒子。”

我想我沒有聽錯,他確實在我耳邊說了兩個字是「兒子」。一國之君當著群臣和後妃的麵管我叫兒子,這麼說他承認我了,我玉郎從今天起有爹了。

感受到他的誠意和溫暖,我用微薄的力道摟過他的脖子道:“爹!”

他卻把我抱得更緊了道:“好孩子,沒事了,沒事了,你受的苦難都過去了。朕答應你,從今以後再也不會讓你無父無母、沒名沒姓的生活,再也不會讓你被人欺負被人奚落了。”

“謝謝爹。”

他刮刮我的鼻梁道:“謝什麼。”

“瞧瞧,這多感人的場麵。”來福一邊抹眼淚一邊道:“這兩父子總算團聚了。”

“是啊,是啊。”崔安道:“姐姐將皇子送回皇上身邊,可謂功德無量。”

聞言,群臣才紛紛反映過來,跪下道:“臣等恭喜皇上,恭喜皇子,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子千千千歲千千歲。”

明璋牽起我的手,一步一步走向主位坐下道:“都起來吧,皇後也起來吧。”

“臣等(臣妾)謝皇上!”

此時,麗妃瞥見坐在明璋身側的我,再也按耐不住了道:“皇上,皇後雖是好心,但她串通這兩個老刁奴欺瞞了您,您不得不罰。”

“麗妃言之有理,這兩個老刁奴串通一氣欺瞞朕,騙得朕好苦,確實該罰。”

“皇上。”皇後見狀求情道。

“皇後啊,這件事你是主謀,你覺得自己有資格為這兩個人求情嗎?”

皇後啞口。

麗妃再接再厲道:“臣妾以為,宮中出了這等事,若不嚴懲恐怕難以服眾,不知皇上打算如何處置她們?”

我攏著明璋的手緊了緊,遂慢慢放鬆,看他如何作答。

明璋會意的拍拍我的頭道:“玉郎啊,當年被這幾個老刁奴偷偷抱出宮的是你又不是朕,你覺得朕該如何罰她們?”

“皇上。”麗妃沒想到明璋會把這件事的決定權交給我,不滿的道:“茲事體大,皇上要顧及皇家顏麵,怎麼可以把這件事交給一個黃毛小兒處理。”

“麗妃,你說這話朕可不依,什麼「黃毛小兒」,朕即然認了這個兒子他便跟琅枰和明琅栰一樣是朕的兒子。”明璋逗弄著懷裡的我,心情大好。

“是,皇上,臣妾失言了。”麗妃悻悻的答著。

我道:“玉郎覺得,如果要受罰,那麼該受罰的人不是安姑姑不是阿婆更不是皇後。”

“哦,為何?”

我離開他的懷抱跪下道:“爹要怪要罰就怪玉郎就罰玉郎吧。都是玉郎不好,投胎的的時候沒翻黃曆沒看時辰,怎麼就偏偏選了「二龍不相見」的這天來投胎呢。害得爹於玉郎多年不能相見;害的皇後和安姑姑為我擔心了這麼些年;還害得阿婆和我在宮外吃儘了苦頭、受儘了罪,竟遭彆人白眼。”

我一口一個爹叫得他心花怒放,也讓他哭笑不得,明璋拉起我道:“這那一天投胎,什麼時辰出生又不是你能主宰的,你能有什麼錯。”

我道:“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無論如何,這事起因我而起,玉郎不忍他人因為我而受罰,所以皇上要整頓綱紀便從玉郎開始吧。”

皇後亦跪下道:“皇上,玉郎他還是一個孩子能懂什麼,這一切都是臣妾的主意,臣妾願意受罰,臣妾這就去宗人府②領罪。”言罷,向明璋行了個禮便往外走。

阿婆和安姑姑趕緊拉著她道:“皇後娘娘千金之軀怎麼能受罰,應該受罰的是奴婢們,是奴婢們當年沒有勸阻娘娘,這一切都是奴婢們的錯,請皇上懲罰奴婢,繞了皇後娘娘吧。”

高參捋了捋他的山羊胡子道:“老夫活了半輩子,見過爭名奪利的,這爭著受罰的老夫還是頭次見,各位大人你們說是不是?”

“哈哈哈。是啊,是啊!”座下輔國公大笑道:“玉郎連「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這樣的句子都會用。就算皇上不為玉郎的真情和膽識輕辦此事,老夫卻為玉郎的學識和見解動了惻隱之心,所以臣隻好厚著張老臉肯請皇上從輕發落。”

“請皇上從輕發落。”一時間,所有的大臣紛紛向明璋跪下求情。

明璋放下禦箸道:“你們一會兒跪一會跪的,朕連用膳的興致都被你們敗光了。”

“臣等惶恐。”

“眾位愛卿都起來吧。”明璋揮揮手道:“看樣子此事不在今日做個了解,朕這頓飯是吃不安生了。”

“臣等恭聽聖諭。”

明璋道:“崔平膽敢讓朕的皇兒喚你阿婆已是不敬,但朕念你並不知情,且多年來一直悉心照料玉郎,就罰你繼續留在皇兒身邊伺候,終身不得改其誌。”

阿婆聽完明璋判決有些難以置信,沒想到自己還能繼續留在我身邊,跪下道:“老奴謝皇上恩典,老奴一定儘心竭力伺候皇子。”

“崔安當年偷運皇子出宮其罪可株連,皆因你聽命於皇後,最多隻算個從犯。今朕念你能說出事情真相,也算將功補過。朕就看在皇兒的份上從輕發落,革去崔安從四品風儀女官的職位,繼續留在鳳仙宮聽差。”

“奴婢謝主隆恩。”安姑姑跪下叩首道,她很感激明璋沒讓人打她罰她,更沒要她的命。

“至於皇後,知情不報。”明璋頓了頓道:“但朕念你身為國母,執掌後宮多年,且你並無害人之心,罰俸半年,麵壁思過三個月。”

“臣妾謝皇上。”

我也道:“謝謝爹!”

明璋抱起我坐在他腿上,用隻有我才聽得到的聲音在我耳邊道:“朕本來就沒打算處置他們,被你這篇話說的,倒是給朕找了個名正言順的理由輕辦他們。”

我用飽含感激的眼神看著他,但笑不語。

……&……

就著明璋的手喝下一碗稀珍黑米粥後,我搖搖頭,示意不想吃了。

“來,玉郎再嘗嘗這個。”明璋夾了一塊棗泥糕放到我唇邊。

皇後見狀嘴角露出一絲欣喜,她嫁與明璋多年,還從未見明璋親手喂過誰吃東西。即便是對琅玶和琅栰兩位皇子也不曾如此,看樣子明璋對我這個皇子是喜歡的緊。

皇後道:“臣妾見皇上與皇子父子相認,皇上待他又如此親厚,臣妾就放心了。”

“皇上。”童振道:“您就這麼貿貿然的認了兒子,就不怕「二龍不相見」的寓言應驗,橫生禍端了麼?”

皇後道:“小皇子檢舉張義敏罪行有為,避邪除奸乃是為朝廷立功。皇上真龍天子百邪不侵,何來「禍端」一說。”

童振道:“小皇子既然是因「二龍不相見」被抱出宮在闕撫養長大,皇後此言不是自相矛盾了嗎。”

皇後道:“天象一事本宮自認知之甚淺,或許事隔多年天象有變也未嘗可知。”

麗妃道:“既然如此,不如請那大仙入宮再為小皇子批命如何,也可知日後禍福。”

皇後麵露難色道:“既是大仙,自然行蹤飄忽不定,要往何處去尋。”

“皇後此言差矣。”麗妃閃過一抹得意之色道:“江湖方士之言,怎可取信於人前,我倒是很想知道皇後您要如何自圓其說。”

明璋側首思索,他當然知道大仙之說是假,「二龍不相見」的批語也是假。想起當年送玉郎出宮的真正原因,明璋心生慚愧。他十分清楚皇後此番既要讓他們父子相認,更要顧全他的顏麵,如此用心良苦,即使不愛也有幾分尊重,他又怎好讓皇後下不來台。

明璋道:“江湖術士之言的卻不足取信於人,但對命理一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朕也難斷,此事就讓欽天監查清楚了再來回報朕。”

“臣遵旨。”

“臣妾遵旨。”

夜涼如水,今晚的宴會就在我與明璋父子相認的曲折中收場。

注釋:

①二龍不相見:發明人是明朝有名的方士陶仲文,本名曲真。大概意思就是皇帝是條真龍,太子是條潛龍,二龍最好不要見麵,否則其中一條龍肯定會倒黴。

②宗人府:官署名,中國古代管理皇室宗族的譜牒、爵祿、賞罰、祭祀等項事務的機構。分彆職掌收發文件、管理宗室內部諸事、登記黃冊、紅冊、圈禁罪犯及教育宗室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