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秦曆代先祖披荊斬棘櫛風沐雨,我老秦人幾百年不斷戮力奮發,才有今日之盛,此刻難道便要因上天否定而放棄嗎!
“叮——檢測到世界願力增強……”機械的聲音在始皇耳邊響過,他環視四周,卻見眾人仍在仰頭望著天幕,奇怪,剛剛是誰。
【秦亡是必然,但也是個偶然。】
【說秦亡是個必然,是因為六國反秦是諸侯王製度與皇帝製度的戰爭,是新生事物在上升過程中必然會麵臨的舊勢力的反撲。】
【隻不過,秦亡後,這次代表新生勢力的是劉邦,他在楚漢戰爭中據秦之地,用秦之人,承秦之製,克定諸侯,幾乎相當於秦滅六國的再一次重演,而這次秦滅六國的總戰略家是兵仙韓信。】
兵仙韓信?
始皇立刻想到了前麵說過的漢初三傑,能被專門列出來,想來必定遠高於普通臣子,謀聖張良,兵仙韓信,這二人必定是三傑之一,一文一武,隻不知道另一人是誰,不過應該也不用急,天幕應該會說才對。
此時,淮陰縣街頭,剛剛因蹭飯被人趕出來的韓信,猛然抬頭看向天幕,那上麵說的是他嗎。
“韓信,天上仙人說的人和你同名,會不會是你啊!”
街邊幾個地痞哈哈笑著擠到韓信身前,伸手推搡,還有人去拿他手中的破劍。
“你這劍如此殘破,真的能殺人嗎,有膽氣便拿我來試試!”
韓信默然的抱緊自己手中的劍往前走,不顧身邊地痞們的羞辱。
“我就說不可能是他,他連拔劍的膽氣都沒有,怎麼可能是仙人說的人。”
【而說秦亡是個偶然,又不得不提在天下諸侯並起時,秦國並非毫無抵抗之力,若不是秦二世胡亥一係列秀到人發麻的拖後腿舉動,秦軍慢慢剿滅各地勢力也隻是時間問題。】
【說起大秦帝國的將領,你們會想到誰呢?
白起,王翦,王賁,蒙恬還是司馬錯公孫衍,這些都是大秦赫赫有名的戰將們。
可最悲劇的是誰呢,是章邯。】
【章邯在秦二世時為少府,他在秦國風雨飄搖大廈將傾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函穀關被破,起義軍進入關中近逼鹹陽,章邯帶著由驪山囚徒臨時拚湊起來的軍隊連破起義軍,為大秦構建了最後一道防線,他一路連戰連勝,將乘勢興起的六國餘孽幾乎儘數剿滅。】
【如果事情就這樣發展下去,以章邯的功績,他在曆史上大概會成為一個不遜於孫吳韓白,衛霍李嶽的頂級名將。
然而不幸的是,章邯出世領兵時,他背後站著的已經不是雄才大略的秦始皇,而是昏庸無道的秦二世胡亥。】
天幕中,披堅執銳的章邯帶領著將士們在野外風餐露宿拚死搏殺,可畫麵又是一轉,秦二世在富麗堂皇的宮殿裡與內侍和美人們飲酒作樂,渾然不知今夕何夕。
烹飪鮮亮的肉還沒怎麼吃就被扔出了殿外,華麗的布匹被美人們隨意剪裁用作帳幔,甚至鋪在地上。將士們餓著肚子艱難行軍,甚至有兵士餓到走不動路,在路旁啃食樹皮。
【巨鹿之戰,這場在整個華夏古代戰爭史上都排得進前幾,成就了西楚霸王項羽千古威名的戰役終於來臨。
當一個一流將領遇上一位超神級將領,未來的結局似乎已經注定。】
【率領長城軍團回來平叛的王離,被項羽一戰而滅,這樣慘烈的戰事自然需要有人承擔責任,可能怪誰呢,長城軍團一直由蒙恬統率,蒙恬卻被無端下獄隨後冤死,軍中早已民軍心動蕩,王離的失敗似乎也早已預見。】
【這一切,隻能由章邯來背負。】
【一個將領敗了一次就罪不可赦嗎?】
【崇禎已經用他的結局向我們證明了急功近利的後果是什麼】
【此時,秦二世和趙高問罪,章邯知道妻子已被殺,自己回鹹陽也隻有死路一條,在這種情況下,章邯隻能投降。】
【同樣的大敗,李信當年狂妄稱隻要二十萬秦軍就可滅楚,結果大敗,可即使如此大敗,始皇也未曾殺李信,始皇他自己背起了這個責任,史書記載說:寡人以不用將軍計,李信果辱秦軍。】
【話雖然不太好聽,可責任卻實打實的由始皇自己背了起來,李信此後又參與了滅亡燕國和齊國的戰爭,表現可圈可點。】
【章邯和李信結局的不同,就是始皇和胡亥的差彆,當一位君王不願意背負起責任,卻隻會一味推脫時,臣子會動搖也就不足為奇了。】
【後來人們說,章邯的投降才是秦真正滅亡的那一刻。】
【是啊,關中之地門戶大開,楚軍儘數入關中直進鹹陽。
【秦,確實亡了。】
【而這,成了章邯一生的汙點和悲劇的開端,儘管項羽封章邯為關中三王中的雍王,章邯卻自此再也無法挺直脊梁。】
【秦楚恩怨綿延數百年,秦滅楚時,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楚謠,就可知楚人對秦國仇恨之深,再加上糧草的問題,項羽於新安屠殺了章邯手下的二十萬秦軍,隨後他進入鹹陽更是儘殺秦國宗室,搶掠關中財物,肆意殺戮劫掠關中百姓。
火燒鹹陽宮,大火三月不滅,大量先秦時代的典籍和記載失傳,這是對華夏文明的一次重大打擊。】
始皇看著天幕上鹹陽城熊熊燃起的大火,那通天的火焰肆無忌憚的吞噬著一切,似一頭猛獸撲向無辜的眾生,所到之處哀號遍野,直到撲到他麵上,令他的眼睛也一片通紅。
在火海和刀兵下掙紮哭喊,四散奔逃卻被楚軍砍殺的關中老幼和兒童們
被掘墳開棺奪走棺中金銀的墓葬
被侮辱強.奸的年輕女子們……
一幕幕不忍目睹的畫麵就這樣毫無遮掩的呈現在眾人麵前,讓許多不曾直麵過戰亂的人們驚叫出聲,更有許多父母捂住了身邊幼兒的眼睛。
扶蘇被天幕上的慘象驚住,一時不能動彈,原來,國破的下場便是如此嗎!
秦國幾百年的經營,在這把大火中化為飛灰,關中的老秦人們看到了秦國一統天下,還沒來得及得到自己應得的賞賜,就迎來了血腥的殺戮。
漢武帝看著天幕也為之震顫,他自小在宮中金尊玉貴的長大,日常愛好騎馬打獵和排練戰陣,書中描寫再如何殘酷,也無法想像出這樣真實的亂象。
果然,匈奴必須要打!否則這天幕上今天展現的一切,明日就可能發生在長安城,發生在我大漢的百姓身上,朕絕不容許!
李世民倒是最淡定的一個,可他眼底的痛惜卻無法遮掩,他是親身經曆過隋末亂世的人,隋末先是煬帝暴.政致使天下生民減半不止,再是隨後各路反王混戰,比天幕上更慘的景象他也親眼見過。
大唐,絕不能步其後路!
【項羽的這一係列做法,從他個人立場來說,當然是報仇血恨了,可從爭霸天下的立場來說,他的失敗正是由此開始。】
【而章邯,二十萬關中子弟隨他出函穀關,卻一個也沒有回來,這裡的章邯和後來在烏江邊不肯過江的項羽,二人的的心境恐怕彆無二致。
對此時的章邯來說,若時光可回溯,他可能寧願當初死戰到底也絕不投降。】
【他至死都將背負對關中百姓和二十萬秦軍的愧疚,關中百姓恨項羽卻更是恨透了章邯,因為他是一個背叛者,靠著二十萬秦軍的鮮血換得了他雍王的王位。】
【這種情況下,章邯在關中儘失民心。】
【自此,他跟著項羽渾渾噩噩的走向了生命的倒計時。】
【楚漢爭霸的主角是項羽,是劉邦,是範增,是漢初三傑,不幸的章邯又一次遇上了一個曆史上的神級將領,韓信。】
【這次他和韓信的交手就是有名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韓信以水灌城,此刻,也許身為秦將的章邯想起了當年白起的以水代兵,這似乎是一種輪回。
無情的洪水成為壓垮章邯的最後一根稻草。
英雄末路,大抵如此,令人可悲可歎。】
【在大秦即將崩塌時,他臨危受命力挽狂瀾,他後來的每次關鍵選擇,誰又說得出是對是錯呢】
天幕的歎息聲中,腦子渾渾噩噩的章邯被兵士帶進了鹹陽宮中,走到了始皇麵前。
李斯抬眼打量麵前這個一身沉穩氣息,雖未著盔甲卻仍然一身軍伍氣息的人。
又一個和自己一樣有功有過的人啊,不知道大秦以後可還有自己的位置,自己的一切理想還未完成,法家的傳承不能被儒家道家壓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