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小人書的一天 得出最終結論後葉雲滿……(2 / 2)

小人書、春宮圖這種玩意雖然犯程朱理學忌諱,但千百年來都是假惺惺的文人們最愛。葉雲滿請無為書鋪掌櫃在“首發”當日做個銷量統計,果不其然所有分類裡愛情動作類是賣得最快的,大約兩個時辰便被聞風而動的各家公府小廝搶奪一空;其次銷量較好的是升級流爽文和神魔篇,武俠小冊子倒是表現平平,恐怖小冊子乾脆就無人問津了。

但小人書再怎麼寫,花樣也就那些。前有玉女心經《房中術二十八式》珠玉在前,後恐有《金瓶梅》以絕雅俗共賞之來者。葉雲滿前世看的島國動作片數量也不多,其中鈣片還占了半壁江山;她又無法“吸取現實生活經驗”,走小黃文作者一路必不能長久。

何況她還怕寫多了引來官府關注,那就是妥妥一頂“傷風敗俗”的帽子扣下來直接下獄了。

如何轉型現在想未免太早,葉雲滿算算自己的手速應該還能走個兩三年小黃文之路。愁的是她為早日爆紅出名一下子寫了多種不同風格的短文,一齊出版售賣後銷量可觀,卻也引來了無為書鋪對家的注意——京中“策馬風”過去一波後不知從哪傳出了無為書鋪將多位文者作品假稱一人作的傳言;文壇裡還冒出不少仕途不得意隻會飲酸詩的士子冒領除小人書外作品所屬者。一時間“青衫策馬”及其作品的相關糾紛鬨得滿城風雨、沸沸揚揚。

葉雲滿對此倒是頗為得意洋洋,本想借著這波東風再出幾本小冊子撈點油水。畢竟這種類似娛樂圈爭鋒的事情她前世看多了,營銷號自媒體自抬身價的把戲她也知道不少,此時不借著輿論的風漲自己的銷量怎麼行?

可後來發生的事讓葉雲滿一時看不清這到底是對家要踩無為書鋪的手段,還是無為書鋪背後老板想探知她身份耍的計謀。

古代小說為人輕視、難登大雅之堂,故而許多作者為顧及聲譽隱去真名使用筆名;更彆提葉雲滿的雜文小冊子主打愛情動作戲,不用筆名是不可能的事。她每次與無為書鋪掌櫃聯絡時也非常小心,派的小廝、找的轉手人能把信繞出帝京再繞回城內。且她投稿就在稿子開篇寫明了“筆跡狂肆無力實乃右手有疾之無奈,望君切勿追索起文何人、姓甚名誰,不過一鄉野之人落第之士聊以糊口不得已之舉”,用詞謹慎語氣悲哀。無為書鋪掌櫃開始時也是滿口答應不會追問身份,卻在風波之際三番兩次派人索問,最後語氣愈發嚴厲、竟有威脅之意。

葉雲滿想了想覺得這很有可能是無為書鋪背後金主的包裝手段,同時還能逼問出“青衫策馬”的真正身份。若是真的心態不堅或以此謀生的人,在掌櫃一天三封的嚴詞信下可能真會開口,自爆家底。

但很可惜葉雲滿兩者皆不是。

她先是用委婉哀求的語氣回了幾封東拉西扯的信,接著以另投書稿另謀高就的法子去試探無為書鋪掌櫃;在得到掌櫃不肯放人也不肯收斂疾言厲色的回複後,葉雲滿隻得放了大招。

三月中旬她寄出了第五封信,粗紙信箋上沒有任何字跡,隻畫了一幅蛟龍俯於海底、身上鱗片纖毫畢現的圖。

——潛龍。

如葉雲滿所料,這幅信寄出後掌櫃不再遣人追問,反倒於隔日令人補了大禮過來。葉雲滿拆開隨禮禮單,見其上以館閣體一列列寫著禮品名:《多寶塔感應碑》、《顏勤禮碑》、拓本、《祭侄季明文稿》宋摹本、《思美人》唐本、武當八景《烏鴉接食》圖,和一方洮河硯。

葉雲滿盯著那堆名貴禮物和禮單看了許久,苦笑不已。

——禮單首列自右向左讀來,便是“多言即死”的諧音;前三樣文品來源唐代顏真卿;《思美人》源自《九章》屬屈原;後兩樣卻是寓指“烏”與“台”,即烏台詩案蘇東坡。

三位大文豪都是終生鬱鬱不得誌,難以善終,更兼點出文字獄烏台詩案,威脅之意比之前的嚴詞信更甚;直如刀風,撲麵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