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下分……(1 / 2)

隻若初見 傾誦華箋 2735 字 10個月前

天下分三國,北穆、西戎、南啟,三國交戰不斷。

天瑞三十年秋 ,大穆永徽帝繼位,命大將軍沈楓前去禦敵。

天瑞三十五年,戎、啟兩國不敵戰敗,歸順大穆,為其附庸。沈楓名聲大噪,軍功累累,被封安王,成為大穆的第一個異姓王。

大穆國泰民安,永徽帝改年號祥和。

祥和五年,安王遇刺,查詢無果,其子繼位,年十七。

次年,西戎叛亂,兵指大穆,安王前往平亂。

祥和十年。

政通人和,六畜興旺,逢北軍凱旋,迎太平盛世,萬家燭火明,喜慶豐收節。

大穆,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儘張燈結彩,鑼鼓喧天,慶賞佳節。

皇宮,永徽帝設宴,為安王——沈奕接風洗塵,宴請百官。

酉時,明清殿,百官滿座,輕歌曼舞。

永徽帝殿上高坐,身著明黃龍袍,知非之年,雖大病初愈,但仍具上位者威嚴氣勢。

永徽帝麵色祥和,雙眸含笑 ,卻笑不達眼底,看著下方道:“安王大敗西戎,安吾朝之邊疆,實乃大功,該賞,愛卿可有想要之物?”

隻見右下座一意氣少年起身,快步至殿中,稽首道:“大穆之臣,禦敵乃分內之事,怎敢討賞?”

穆清望向殿中人,此人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高八尺六寸左右,形貌昳麗,玉冠束發,身著紫色蟒袍,身形如鬆。

不愧是行軍打仗之人,渾身散發著肅殺之氣,看著就令人心底生寒。

彼時皇帝轉頭看向穆清道:“望舒,你與安王一般年紀,說說你認為該賞賜些什麼?”

穆清立馬起身作揖道:“回父皇,聽聞安王至今不曾有一枕邊談心之人,想來是忙於戰事,今國已安定,依兒臣拙見,不如賞一府邸,尋一良緣,賜一美妻。”

永徽帝聽罷,笑到:“望舒此言俗了。”

穆清笑道:“是兒臣妄言了。”

永徽帝:“無妨,雖是世俗,卻也是萬人所往。安王看如何啊?”

沈奕不卑不亢道:“臣謝皇上為臣著想,但臣無心於兒女情長,隻想為皇上分憂,望皇上恩準。”

永徽帝笑到:“景舟,你父王去的早,你的婚姻大事朕該為你多想想的,心中可有意中人,可同朕說,朕為你做主。”

沈奕聽見自己的父王,眼中閃過一絲陰翳,後抬眸看向皇帝道:“望皇上準臣先成報國之誌。”

至此,永徽帝不在強求,隻是道:“也罷,那便賞安王千金,佳人十位,留京中,賜府邸,見朕可不行跪拜之禮。”

沈奕聽罷,也知不可再推脫,道:“臣沈奕領旨,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下有臣私語道:“不跪之賞,除太子殿下當年南下治水成功聖上所賜,安王是第二人,真乃後生可畏啊!”“是啊……”

***

亥時,馬車駛過街巷,街巷空無一人。

馬車旁邊的隨從沉思道:“殿下,聖上為何在殿上要如此問您?”

馬車內,穆清端坐,一襲玄色蟒袍,以金冠束發,麵如冠玉,一身氣質清雋矜貴,偏偏又生了雙桃花眼,看起來清冷而又多情。

穆清開口,嗓音清冷而疏離,“父皇想讓他留在京城,時時刻刻盯著他,不過是拿我當引子罷了。”

隨從皺眉道:“那殿下不就得罪安王了嗎?”

穆清一臉隨意,毫不在意道:“得罪?要說得罪,當年老安王的死就已經把他得罪透了,恐怕這幾年他已恨極了穆室皇族,又何必在意今天這點。”

馬車至謝府後門,總管相迎,“殿下,太傅已在書房候您多時。”

穆清快步至書房,朝隨從道:“晏華,你在門外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