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 “恒殊哥哥可是瞧不……(2 / 2)

餘生慶 曼人曦 4041 字 10個月前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太子一邊念著一邊抬起頭,眼角流露出一絲淚痕,他從未流露出這樣的表情,可這一次,他確實流淚了,他不僅流淚了,而且是激動的流淚!

他不斷地念著這句詩,一字一字念著,直至最後一個音節落下,他的眼神再次恢複清澈,一抹激動的紅暈飛快升起,瞬間就布滿了他的臉頰。

太子猛地站起身,激動萬分地揮拳砸在桌案上,震得那精巧的桌案顫動不已。

“哈哈哈!”太子仰天長嘯,“天助我大慶又出了一個絕世佳才!”

他從未想過,一個侍郎之子居然可以寫出如此曠世神作!

這樣的人才,必須納入自己的羽翼!

太子想著,突然想起了什麼,立刻從懷中掏出一塊錦帕擦拭掉自己激動的眼淚。

“你去請那位方公子,地點約在聚仙樓。”太子閉目養神,手在空中揮了揮,朝著堂下的太監說道。

“奴才遵旨!”年輕的太監連忙尖聲應下。

方恒殊慢悠悠地走進方府,吳晏祖已經回寺裡處理一些繁瑣的事情,原本應該由新晉少卿解決的,卻在吳晏祖的桌案上疊滿了卷宗。

他晃悠著走在鋪滿鵝卵石的小路上,路過的丫鬟和家丁都紛紛低頭道了聲少爺好,他用燦爛的微笑回應,幾個下人在方恒殊走後都在背後討論什麼事情能讓大少爺滿麵春風。

“你們傻啊,當然是在花茶詩會上大放異彩啦!”一個小眼睛的丫鬟突然尖聲叫道。

“是啊,是啊!”眾人紛紛附和道。

方恒殊走到正院的拱門前突然停下,似乎想到什麼事情,轉身向下人們走去。

眾人看大少爺過來,以為是自己在背後議論少爺被聽見,紛紛連忙將頭低下,靜候處罰。

“你們有看見辛芷嗎?”方恒殊開口問道。

“總管出門了!”那個小眼睛丫鬟回答道,辛芷跟著方恒殊來到京都做了丫鬟,方恒殊怕委屈她,讓她當任下人們的總管,權力和府上的大管家袁申一樣大,甚至在他之上,對於這種事情方碩都任由方恒殊安排。

方恒殊點了點頭便重新走向正院,才剛邁進一步,就被急匆匆的袁管家攔住了路。

“少爺,您可算回來了!老爺正在書房等你呢,說有重要的事情和您交代。”袁申急切地說道。

“嗯,知道了。”方恒殊頷首,腳步未曾停頓。

袁申見狀,隻好繼續追上去,不過他並沒有走得太近,畢竟這裡是老爺的書房,沒有他的允許任何人都不能靠近的,若是傳揚出去,難免會被人嚼舌根。

方恒殊來到書房外,敲響房門,裡麵立刻傳來方碩低沉的聲音:“進來吧。”

“父親。”方恒殊推門而入,恭敬地行禮。

“恒殊,沒想到你在詩文上頗有造詣!一首詩便在花茶詩會上奪魁!”方碩的語氣中充斥著驕傲,仿佛方恒殊就是他最值得炫耀的榮譽。

方恒殊笑了笑,謙虛地說道:“父親謬讚了。”

“好了,你就不用再謙虛了。”方碩拍了拍方恒殊的肩膀,“你在花茶詩會上寫出這首詩,讓太子都想見你。”

“太子?”方恒殊疑惑地問道。

“方才太子派人宴請你,說是要與大慶小詩神探討詩文。”方碩臉色有些凝重地摸了摸下顎的胡須。

“這也太誇張了?”方恒殊驚訝地說道,他知道那首《春江花月夜》的影響力有多大,但卻沒想到影響的速度這般快。

“看來太子恐怕是要讓你歸入他的門下了。”方碩說道。

“這樣豈不甚好,”方恒殊想了想說道,“國之儲君,日後的皇帝,想來我也能混個宮中編纂。”

“彆急著站隊,陛下如今萬壽無疆,這太子雖說現在是儲君,但不代表以後也是。”方碩說道,眼神中閃過一抹寒意。

“嫡長子繼位,普天之下不都是這個規則?”方恒殊問道。

“彆忘了當年的陛下也不是嫡長子,”方碩陰沉著臉說道,“誠王的教訓你要牢記,陛下不退,這隊不能站太早,就算要站,也隻能站在陛下這一邊。”

方恒殊想起當時震驚朝野的誠王叛亂,雖說最後被鑒察寺寺卿謝不落率領玄甲軍所平定,落得一個雷聲大雨點小的結局,卻依舊是對朝廷的一次沉重打擊。

“那我該不該赴宴?”他咽了口唾沫問道。

“既然是太子邀約,”方碩沉穩地回答道,“想必不好拒絕。”

方恒殊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不過切記,不要允諾太子任何事情,也不要接受他任何好處。”方碩補充說道。

方恒殊明白父親的顧慮,如果他答應了太子任何事情,到時候肯定會引來皇帝的猜忌和反彈,所以他隻需保持沉默就可以。

他不想成為太子的棋子,更不希望為了某些人的利益犧牲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