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時期。
確實很幽默。
劉徹瞪大了眼睛,隻覺得一口血堵在胸口,他盼了快三十年才得來的兒子,竟然被逼自儘了!
這是他的太子啊!這是大漢的國本呀!秦朝不就是繼承人出了問題,被折騰得二世而亡啊!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他的太子怎麼會被奸臣受迫??
是誰!
……
還沒等劉徹殺氣狂飆,就見衛青帶著霍去病跪下請罪了。
衛青伏在地上,剛才天幕短短一句話,讓他神色大變,生性謹慎寡言的他隻道:“請陛下降罪。”雖然天幕沒說跟他有關係,但太子畢竟也是衛太子,他們又是外戚,還是請罪吧,唉,據兒!
霍去病卻覺得難以置信,在他心目中,陛下姨父一向英明神武,又疼愛太子表弟,怎麼可能會有如此事發生。
劉徹的戾氣就像被針戳了一下,不得不漏了,看見外甥朝自己投來不解的眼神,他有些尷尬,又有些莫名委屈,特彆是本來高高興興說打匈奴呢,居然會聽到這樣的信息,到底那奸臣是誰?是像趙高李斯一樣矯詔?可是按天幕說的,他又尚在,怎麼會任由奸臣肆意?
劉徹上前扶起衛青,誠懇道:“愛卿快起,此乃奸佞亂黨作祟,太子無辜受難,朕謂之痛極,且與卿無關。”
朕定要找到那個奸臣,將他夷三族!
……
後宮。
“啪——”衛子夫手裡的茶杯落在地上,裡麵的茶水灑了她一身,周邊的侍女嚇得擁上來,她卻一動不動,死死地盯著天幕上拔劍自刎的青年,心痛到無可複加。
“阿母……”耳邊傳來呼聲,衛子夫才像是醒了一樣,轉頭紅著眼睛看向自己身邊的兒子,向來謹慎的她不顧禮節將兒子緊緊抱在懷裡。
雖然有些難受,但劉據還是乖乖地沒說話,儘管他才八歲,卻也明白了天幕所言何意,“阿母,兒子做錯事嗎?”
衛子夫聞言心痛萬分,一時竟呐呐不能言,從低賤的歌姬,再到尊貴的皇後,一路走來,她如履薄冰,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戒驕戒躁,謹慎謙遜,平日裡對上恭敬謙謹,對下公正和善,沒想到最後還是落得如此下場。天幕雖未提到她,可據兒兵敗自儘,她又能有什麼好下場。
可現在不是迷茫的時候,還有危機未過,衛子夫強自穩定心神,放開了兒子,道:“我們走吧。”
“去哪兒?”劉據下意識問。
衛子夫苦笑道:“脫簪請罪。”
……
明朝。
“子不知父,父不知子,便是如此!”朱元璋搖頭道,隨即又得意地對身旁的太子道,“咱老朱家就不會出現這樣的事!”
朱標亦露出微笑。
朱棣和其餘皇子表示:有點酸。
“這七國之亂是漢朝,八王之亂是晉朝,靖難之役是什麼時候?”朱元璋得意完後,忽問道。天幕上剛才說到肉爛在鍋裡的說法,讓老朱有些心虛。
朱標沉思片刻,搖頭:“史書中好像還未出現過。”
“靖”指平息,掃平,清除,“靖難”代表平定禍亂,平息戰亂,掃平奸臣的意思。
這不會發生在大明吧?朱元璋有點不好的預感,可是雖他最愛標兒,但其他兒子也不是撿來的,更何況分封兒子,也是為了抵禦蒙古,拱衛中央,天下除了老朱家的人,誰能為朱家的江山儘心儘力?
……
【“除了大封宗室外,司馬炎最讓人詬病的莫過於繼承人的選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