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何不食肉糜(2 / 2)

“晉惠帝司馬衷是司馬炎嫡次子,其長兄幼年早亡,也就是說,實際意義上他就是司馬炎的嫡長子,立嫡立長,按道理說,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天幕下,無數人邊聽邊點頭,確實,按禮製來說,嫡長子是天然的繼承人。

【“要知道,華夏五千年的皇帝群裡可謂各色各樣,有雄主、有霸主、有昏君、有庸君,也有瘋子,可是,我們前麵說了,即便如此,司馬衷仍然是其中的特殊人才。其實父母若是真愛他,本不該把他推上皇帝這樣根本不適合他的位置。”

“因為——他是個傻子。請注意,這絕對不是人身攻擊,而是字麵意思。”】

此言一出,晉之前的人都驚愕不已。

皇……皇帝是……是傻子?這……這可是……天子!

漢高祖時期。

劉邦也不罵孫子了,正襟危坐地看了起來。

【“怎麼說呢,司馬衷肯定不屬於流著口水整體嘻嘻笑的那種傻子,但是很明顯他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低於常人,晉書中司馬炎多次對司馬衷的能力表示懷疑,還曾經對太子生母楊皇後暗示過太子能力有問題。而司馬衷還有一流傳千古的經典故事——何不食肉糜。”

天幕中出現一大臣,躬身向皇帝彙報,今年又有一地鬨饑荒,無數百姓要被餓死了。

隻見高坐在上的皇帝神色詫異,問道:“百姓沒有飯吃了嗎?”

“是,今歲大旱,田裡寸草不生,百姓已無糧下鍋。”大臣答。

“沒有米那他們怎麼不吃肉糜?”

皇帝話中帶著真實的不解,卻讓底下大臣目瞪口呆,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畫麵裡的大臣還隻是目瞪口呆,晉惠帝治下的百姓看著天幕確實目眥欲裂,老天爺呀!這就是他們的皇帝嗎?

一個衣衫襤褸的老人呆呆地看著天幕,他的懷裡抱著一個瘦骨嶙峋的小童,隻見小童氣若遊絲地張口:“阿翁,餓……好餓啊……”

老人聞言,痛哭出聲,可無論怎麼痛哭,乾涸渾濁的眼裡卻流不出一滴眼淚。

【“我相信司馬衷說出這句話是真的不解,畢竟他從小錦衣玉食,從來感受過底層百姓的生活,要怎麼會明白另一個階層。而很顯然,他也明顯缺乏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這樣的人,若隻是生活在一富裕家庭,當當衣食無憂的少爺,智商不夠也無傷大雅,可偏偏被人推上皇帝的位置,他的癡傻就貽害無窮了。”

“說到這裡,也許大家就有疑問了,既然司馬炎明顯知道自己兒子擔不起皇帝的責任,為什麼又非要傳位給他?畢竟他又不是明孝宗朱祐樘隻有一個老婆,隻生下一個寶貝兒子。難道就因為是嫡長子?是的,還真是就因為這個。”

“儒家經典《春秋·公羊傳》上有句傳世名句——立嫡以長不以賢。在先秦前就已經形成的嫡長子繼承製,由於各種原因,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實施,皇位傳承還是往往依據君主本人的好惡,或者局勢的選擇,經常會出現篡弑亂嗣的現象,而漢朝以來,繼承製度主要吸收儒家觀念,以嫡為貴,長為尊,形成嫡長子繼承製。但晉承三國,從曹丕和曹植的繼承人之爭來看,在當時,立嫡立賢還是有很大市場的。”

“那麼,司馬炎堅持讓嫡長子繼位,真的就是特彆愛這個孩子嗎?也並不是,其實他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當初司馬昭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許多大臣就為他的弟弟司馬攸搖旗呐喊,但最後司馬昭以立長不立幼,選擇了他。而在他當了皇帝之後,還是有很多大臣對司馬攸念念不忘,同時司馬攸也對皇位念念不忘,而如果他廢黜太子,相當於否定當初司馬昭選擇他的理由,會給他弟弟可乘之機。”

“出於各種原因,司馬炎決定將錯就錯,即使太子癡傻,他也要把皇位傳給他,也許他以為隻要幫太子掃除障礙,留下輔政的忠臣,太子隻需垂拱而治就行,卻沒想到,他的這個決定,將司馬家、將天下帶進了一個大坑。”】

三國時期。

曹植一愣,他目光不由自主地看向兄長,他還沒到和曹丕爭位的時候,彼此現在感情還不錯,聽到這兒,還有點不知所措。

曹丕仰著頭盯著天幕,臉上無甚表情,天幕早就昭示了他的勝利,既如此,他也就願意寬容一些。

……

明弘治年間。

朱祐樘非常不悅,晉惠帝那樣癡傻的人,怎麼配跟我家太子相提並論?

“父皇,這司馬衷真的是傻子嗎?”七歲的朱厚照滿臉興味問。

朱祐樘溫和地摸了摸兒子的腦袋,慈愛地道:“史書上言,確實是。”

“外麵的百姓都吃不起肉粥嗎?”朱厚照問,“我能不能出去看看他們吃什麼?”

朱祐樘一怔,道:“待改日,父皇帶你出去轉轉。”確實應該讓太子見見百姓多艱,待日後,才不會因長在深宮,鬨出不知人間疾苦的笑話。

“好呀好呀!”朱厚照高興得跳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