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1 / 2)

【“當一個人呼吸停止,心臟跳動停止,那是否意味著真正的死亡?生命的終點又到底是什麼?道教可能會說人有人壽陰有陰壽,人死後入地府查功德判來世因果;佛教可能會說生前積德行善,死後靈魂升天成佛,步入西天極樂世界。那麼,古往今來,無數帝王和修行者孜孜不倦追尋長生不老、永恒不滅,又是否有意義呢?”】

眾人都以為天幕會直接盤點那個叫冼英的傳奇女性,不曾想,竟然煞有其事地談論起死亡、輪回和長生這些虛無縹緲的話題,不少百姓困惑地撓頭。

雖然對百姓來說,考慮這還不如想想明天吃什麼重要,但對某些有追求的人來說,不由地呼吸急促。

嬴政專注地盯著天幕,滿腦子都是長生、長生、長生……

劉徹眼睛發亮,心裡想,天幕誇這冼英是華夏巾幗第一人,難道她成仙了?

……

【“我想,是有意義的。可這意義不在於□□不滅,而在於精神永存。”

“人的生命體征消失,隻是生理生命的結束,卻並非一個人真正的死亡,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當你存在的痕跡在他人記憶中消失,整個世界與你再無關係,那你就真的死去了。”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

“而在一千多年後,在世界仍擁有兩千多座廟宇,千秋以來香火不絕的冼英冼夫人,顯然已經永垂不朽,功德成神不外如是。”】

天幕下,無數人震驚地瞪大眼睛,他們看見天幕上世界各地一座一座牌匾上刻著“娘娘廟”、“冼太廟”的廟宇;他們看見廟宇正殿之上的模樣不一卻同樣擁有英氣眉眼和慈愛神情的神像;他們看見老態龍鐘的老人、風華正茂的青年男女、神情懵懂的少兒穿著形製各異的服飾絡繹不絕地進出寺廟,神情恭敬虔誠地上香祭拜。

建祀立廟!

這是何等榮光啊!

要知道中國人最看重的就是香火,尋常男女拚命想生個兒子繼承香火,就希望死了能有不絕的祭祀。而文人立德立傳、武將立功搏命,不就是想名留青史嗎?就算是高高在上的帝王渴望自己的朝代千秋萬載,不也是夢想自家香火永世不滅嗎?可以說,古今多少文人武將、帝王貴族的追求也就如此。

兩千多座廟宇呀!孔聖人也不過如此吧?

無數酸儒腐男羨慕嫉妒得眼睛發紅,心裡念叨不過一介女流。

許多沒有聽過冼夫人事跡的百姓好奇地看著天幕,神情中帶了一絲恭敬,在他們看來,能有這麼多廟宇,定然是一位功德無量的女神,也不知這位女神有什麼神跡。

與其他人不同的,是隋朝之後嶺南地區的百姓們,天幕一提到冼夫人時,他們便知定是他們的聖母娘娘,臉上不由露出與有榮焉的神情,專注虔誠地看著天幕,一見天上出現聖母娘娘的神像,就紛紛恭敬地匍匐在地,七嘴八舌地高呼聖母娘娘,連還不懂事的稚齡小童,也被父母爺奶壓著跪下磕頭,求娘娘保佑。

魏征點頭,讚歎道:“夫人明識遠圖,貞心峻節,千古奇女子是也。”

【“俗話說有錢沒錢,都要過年,古代也好,今時也罷,春節都是華夏老百姓最重視的日子。可是在華夏粵西地區,也就是古時的嶺南西部,這裡的百姓卻更看重當地另一個風俗活動——年例。”

“所謂年例,即\"溯古例今、年年有例\",是指每年定期(主要集中在新年期間)舉辦的群體大型祭祀活動。年例禮俗以敬神、遊神、擺盅台、祭禮為核心,並伴以各種民俗文化表演節目和宴請親朋好友,而開展的群體性祭祀活動。”】

天幕上突然出現一派熱鬨情景,乾淨的大街上人聲鼎沸,鞭炮聲及鑼鼓聲此起彼伏,四周還布置了彩樓、彩廊,家家張燈結彩人人喜笑顏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