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晉朝宗室司馬睿在建康稱帝,建立了東晉。”
“此後,華夏一百六十九年的曆史分成了南北兩條線平行前進。”】
眾人看著天幕上出現一張地圖,一個頭頂西晉、胸口著漢字的滑稽小人戴著冕冠,被另一個略高一些的小人硬是推上了龍椅,隨後八個同樣服飾的小人忽從四麵八方衝過來,紛紛扯住冕冠小人的衣服,你拉一下我拉一下,不僅冕冠小人東倒西歪痛苦不堪,他底下的龍椅也搖搖欲墜。
隨後從北方又衝過來五個騎著馬的小人,他們胸口分彆印著“匈奴”、“鮮卑”、“羯”、“氐”、“羌”,馬蹄一揚,不僅龍椅散了架,所有胸口印著“漢”的小人都被暴打一頓。有幾個漢字小人見事不妙,拉扯著其中一個衣著華麗些的小人,一路呼朋喚友跑到了地圖下方,在建康字樣的地方站定後,其中一個漢字小人從兜裡掏出個冕冠給華麗小人扣上,然後所有漢字小人頭上西晉換成了東晉。
再看上麵,騎馬小人見漢字小人跑了,開始抄起刀子砍身邊的人,隨著一頓大亂鬥,地圖上的底色不斷變化,有些小人被一刀砍中消失了,不久又悄悄冒出來從背後揮刀子,整個場麵混亂無比。
……
天幕下的眾人隻覺得眼睛都要瞎了。
秦始皇閉了閉眼,覺得滿腦子都是魔性的小人在跑動,他吐了口氣,隻看這個演示就知道這段曆史有多混亂,朕的天下啊!
劉徹死死盯著那個胸口印著“匈奴”的滑稽小人,露出一個陰沉的笑容——其他無所謂,匈奴必須死!
諸葛亮憋著口氣,下筆如有神地抄錄天幕透露的信息,他要仔細研究如何避免這樣的曆史。天幕中淡淡的幾句王朝更替,卻不知這之中藏著多少百姓血淚屍骨。
【“南邊的東晉在‘王與馬,共天下’的局勢下苟延殘喘,直到一位外號‘六位帝王完’的戰神皇帝劉裕橫空出世,劉宋立,東晉亡。劉裕也是漢室宗親,劉邦親弟弟劉交的後代,這也算大漢劉氏又雙叒叕複國了,他本人乾得還不錯,但後代不乾正事,愛好是拿錘子鑿人和射大胖子。可大胖子蕭道成卻不是好惹的,立馬反歧視開始造反,於是劉宋變成南齊,但曆史是個圈,南齊的敗家子也沒撐幾年,不是在變態中爆發,就是在變態中滅亡,做出的垃圾事,連遠方親戚蕭衍都看不順眼,於是蕭衍推翻了南齊,建立了南梁。蕭衍早期乾得不賴,後期像是被和尚奪了舍,三番五次鬨出家,大臣侯景成全了他,讓他腹中空空去了西天。不過不用傷心,他的小弟陳霸先幫他報了仇,然後不客氣的收下了遺產,建立了陳朝。至此,南朝曆史告一段落。”】
……
劉邦難得覺得腦子轉不過來,他不知道是該傷心自己的大漢多災多難,還是欣慰大漢生命力頑強竟然幾經複國,複雜的情緒在胸中翻湧,最後竟感歎:“遊那小子竟然還能有個戰神後代。”
他弟弟,楚王劉交,字遊,愛好讀書。
劉邦心情複雜,本有些小心思的漢諸侯王們心情比他還複雜,心裡暗自嘀咕,難道這劉氏真有天命不成?居然能一而再再而三複國。
……
要說漢朝僅是心情複雜,南朝的皇帝們卻是勃然大怒,特彆是開國皇帝們,誰受得了自己才建國就被預告亡國呀!他們先把目光投向被蓋章‘敗家子’的兒孫,隨即又磨刀霍霍,準備先解決他們時空篡他們位的賊子,然後再來收拾自家豎子。
能造反的人,當然不可能束手就擒,一聽到天幕提到他們的名字,趕忙腳下抹油先跑為敬。
一場速度與激情在南北朝各時空激情上演。
……
【“北朝這邊鮮卑人拓跋燾把五胡收拾了之後,建立了北魏。而在統一北方的過程中,有一個小小的政權北燕,國姓馮,也被北魏吞並了,北燕王馮弘敗走高句麗,為延續血脈,當時的王子馮業率王室三百人南下另尋生路,當時南朝正是劉宋政權。劉宋政權接受了流亡的北燕王室,但是落毛鳳凰不如雞,江南的好地方早就被占完了,哪裡論得上他們,於是馮家隻好一路向南,往更偏遠的地方去,當時漢人極少踏足的嶺南就成了他們落戶生根的新家園。”
“為什麼會提到馮家,隻因為馮家是冼夫人的夫家。”
“馮冼家族在嶺南地區在曆史上是一個龐大的家族,直至千年後,仍有子孫後代生活於此,而這一切,都源於千年前的那場漢俚聯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