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漢兩朝……”
嬴政微微眯眼,原來取大秦而代之的,果然是這個漢朝。
嬴政看向隨侍左右的扶蘇和成年兒女若乾,上期“二世而亡”的預言,在大秦掀起了軒然大波,他先是派軍隊到各地,威鎮有異心的六國餘孽,又下達了許多旨令,安撫天下黔首之心。同時,他也把部分注意力放在子嗣教育上,他要做好兩手準備,萬一求不得長生,那大秦也需要一個合格的繼承人,他打下的江山再穩,也耐不住敗家子。
這段時間,他一邊讓扶蘇陪著他辦公,一邊力排眾議令成年公主與諸公子一同到朝廷各部學著辦差,其餘未成年兒女統統關去讀書。
自天幕再亮起,嬴政便把扶蘇他們叫來,專門安排他們一起抄錄天幕言論,順便準備隨時教育。
扶蘇察覺了父親的眼神,立刻意會,手下抄錄不停,以行動向父親表示自己絕不會漏掉一個字。
嬴政心裡滿意,但麵上不露分毫,轉頭又看向天幕,他希望天幕能透露出究竟是誰取代了他的大秦,與之相比,什麼趙佗自立,都是這無關緊要的小事了,還是那句話,他尚在,何人敢反!
而遠在沛縣的劉邦打了個噴嚏,莫名覺得後背有些涼。
……
劉徹對天幕提到他的功績輕描淡寫,反之又對秦始皇功績大書特書,還盛讚其為千古一帝的雙標行為極為不滿,不由憤憤道:“同樣是開疆拓土平定之功,難道朕就不配當千古一帝?”雖然平定南越這事,他還沒做,但未來的功績也是功績,他深深為自己感到委屈。
身邊的大臣不知道是該同仇敵愾,還是該勸一下陛下彆個天幕置閒氣,不由得感歎,可惜衛青帶兵打匈奴去了,要不然撫龍須這種事交給他不就好了。
衛青:聽我說,謝謝你。
……
武則天眼見身形頎長,姿態挺拔的年輕少女手持武器巡視軍隊,不由悵然,又聽見冼夫人以女子之身繼承其父首領之位,不禁冷冷一笑,天幕說這俚人不遵禮教不服王法,可女子卻能名正言順掌權,可見這禮教王法是什麼東西。
自上次天幕平息後,武則天便在沉思,她能以女子之身登基,除了自身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她是李家的媳婦,她的子孫皆為李家血脈。而她已然古稀之年,不可能再有屬於武周的子嗣了,在這些李唐老臣眼裡武周不過曇花一現,不知多少人等著自己死前再還政李家。
她的骨血是武周天下的阻礙,卻是她另類的保命符。
可是,她如何甘心?還政李家便意味著她一生政治理想付諸東流啊!
因此,她一力抬高武氏地位,大封特封還委以重任,以此想要打擊李氏權勢,可是,無需她細察,武氏男丁愚不可及上不了台麵,若江山交到他們手裡,恐怕沒幾年便會被李唐推翻,同樣是前功儘棄付諸東流。
更何況,武則天還有另一層隱憂,如今的武家子嗣雖與她有血脈之親,卻也有不共戴天之仇,若讓他們登位,除自己骨血難保外,恐怕自己香火祭祀也不一定能留在武周宗廟之上……
本來武則天應該在這個問題上,糾結十餘年,直到局勢推動到不由她選擇的那一刻。
但是,天幕的出現,卻啟發了女皇。
既然無論是李家還是武家的男丁登基,都會有宗法禮製為他們保駕護航,進而動搖她的地位和合法性。
那麼女帝呢?
如果下一任皇帝仍為女子,在宗法禮教之中,跟她一般四麵楚歌、群狼環繞,那麼,她怎麼能不向自己這個榜樣靠攏呢?她又怎麼能不竭儘全力捍衛宣揚女帝的合理合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