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冼夫人的意誌。(1 / 2)

【“《隋書》中記載:冼夫人自幼賢明,足智多謀,尚未出嫁時,在父母家就能撫循部眾,行軍用師,壓服諸越,在俚人部落中威信極高。”

“而同時期,漢人女性無論貴賤,隻能相夫教子、困守內院。”

“那麼冼夫人,一介少女,為何就能行軍打仗,既而統領部落呢?”

“這恐怕就要‘怪’俚人的不通禮教、不服王法。”】

眾人聽出天幕最後一句中的諷刺之意,不少人不由皺眉——女子本該相夫教子,何錯之有?這拋頭露麵本就是蠻夷行事!

亦有不少女子滿懷期待地看著天上,天幕僅僅數語,便讓很多女子將冼夫人當做楷模崇拜,她們迫不及待想知曉她的傳奇。

【“冼夫人出身的俚人社會,在男女平等上比漢族顯然要先進不少,並不禁止俚人女性從事政治軍事活動,因此,冼夫人能有機會學習軍事知識,能夠出去帶兵打仗,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華。”

“但要越過前頭兄長,繼承父親首領之位,顯然也並非易事。”

“除非,她從小就展示出壓倒眾人的實力。”】

天幕中一身戎裝的冼夫人堅毅的臉龐慢慢變得稚嫩,最後變成了一個稚齡小少女。

小冼英穿著一身男裝,她扯了扯衣角,抬頭對父親冼企豪略帶不滿地抱怨道:“阿爸,我為什麼不能穿自己的衣服?”

冼企豪還來不及回答,一旁的兄長冼挺就嘲笑道:“射箭大會上都是小子,你要湊熱鬨,當然得穿男裝!”

小冼英聞言,打量了一下兄長,哼了一聲:“小子的箭術都不如我,顯見這衣服也沒什麼大不了。”

冼挺氣急,還想說什麼,卻被父親瞪了一眼,斥道:“自個本事不如你妹子,還好意思叫囂!”

冼挺一滯,悻悻地低頭,不敢再回嘴。自冼英開始習武,就力壓同齡的小孩,這兩年與他比試,都能十戰七勝了,俚人強者為尊,他隻得閉嘴。

說話間,一行人已經到了射箭大會現場。

射箭大會是俚人常舉行的,各個家族都會參加比賽,以此展示家族實力。

小冼英沒有跟著父親,反而鑽進人群裡觀看比賽,看了一會兒聽見周圍族人,紛紛議論到於都佬家的兒子是俚人青年中箭術最好的。

小冼英定睛一看,場上於家的少年果然有一手好箭術,又看兄長冼挺白著臉站在一旁,顯然不敵。

她又往台上一看,父親臉卻有些黑,要知道冼氏世為南越首領,既為首領自然要強過其他家族。

於是,小冼英從人群中擠了出去,走到父親身邊:“阿爸,我去!”

冼企豪看了眼女兒,又回頭瞪了眼不爭氣的兒子,點頭應允了,他是知道女兒實力的。

小冼英上前站定,拉弓射箭,與於家少年比試起來,結果兩人竟不相上下。

於家少年不服氣,上前要求把箭靶後移數米,想要增加比賽難度。

小冼英一見,這麼比要比到什麼時候呀?她想了想,突然雙手用力,碰的一聲拉斷了比賽使用的弓箭。

在場的眾人皆驚,不料她小小年紀竟有如此力氣。

又見冼英隨手丟掉斷了的弓箭,命人將自己的馬匹牽來,取出自帶弓箭,縱身一躍騎上馬,在馬匹的奔跑之中,拉弓射箭,連發九箭,次次擊中紅心。

場上頓時喝彩不斷,於家少年見此知道自己技不如人,隻得認輸。

台上觀看的冼企豪也是紅光滿麵,一臉驕傲。

【“可見,但凡有一絲機會,女性便能告訴世界——女子能文能武,不亞於人!”

“而毫無疑問,作為強者的冼夫人,也理所當然得到了應有的尊敬和地位。”

“在粵西地區,冼夫人率領俚人部落,進行了持久的抗爭,並最終迫使梁朝舉了白旗停了戰爭。這樣的勝利,讓冼夫人獲得極高威望的同時,也掌握了高涼俚人部落的最高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