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話說馮冼夫婦在嶺南高……(1 / 2)

【“話說馮冼夫婦在嶺南高州這邊積極推行中原教化,南朝那邊也如火如荼地在改朝換代。先前說過,南梁為梁武帝蕭衍推翻南齊所建,而這蕭衍是個奇葩皇帝,初登基時也曾勵精圖治,一副想當個好皇帝樣子,可晚年也開始荒唐怠政,他荒唐的方式還挺彆致,就是跟佛教死磕。”

“蕭衍崇佛,曾經四次把自己舍身寺廟出家。好家夥,皇帝當和尚,不會當自己是大理段氏吧?這荒唐的行為,逼得大臣不得不捐錢幾億,把皇帝一次次贖回來。而大臣哪來的錢?當然是國庫的錢,也就是——民脂民膏,這可好,肥了寺廟快樂了皇帝,苦的,卻隻有百姓。”

“為何如此荒唐?”

“不是吧,不是吧,難道蕭衍真的以為投了佛家那麼多錢,死後就能成佛得道?”

“笑死人了,拜托所有的皇帝搞清楚,你們自身沒產生任何生產資料,吃穿用度乃至榮華富貴,都是百姓以血汗供養,誰是衣食父母,搞不清楚?當個好皇帝,帶領百姓創造美好生活,本身就是帝王職責。”

“縱觀曆史,總有皇帝搞不清楚自己承擔的責任,謊言聽多了,就真以為自己是‘天龍人’,身上留著神之血,肆意妄為,勞民傷財,自以為自己高高在上,王朝千秋萬代。可惜——曆史證明了,憤怒的、被魚肉的、走投無路的——‘賤民’們,會告訴天下,他們一怒,不止是流血千裡、伏屍百萬,還要掀天翻地改朝換代!不用急,庶民的回報向來默默然,這一代沒有受到的報應,都會十倍百倍加諸給後代子孫。”

“畢竟,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在暗中標明了價格。”】

一些受忠君教育長大的人驚懼萬分,大呼荒謬,卻沒看見也有一些人目光炯炯地盯著天幕。

大部分的皇帝臉上陰雲密布,甚至暴跳如雷,卻隻能無能狂怒。

天幕懸在天上,並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

他們能發旨令說天幕妖言惑眾,禁止百姓觀看,卻不能遮掩住天下人的眼耳,更無法控製住天下人的思想。

一些昏君破罐破摔眼不見心不煩,甩袖進宮殿繼續尋歡作樂,以掩耳盜鈴的方式解決問題。

秦朝。

所有人都屏息不敢言語,等待始皇帝的勃然大怒。

卻不料始皇帝冷靜得過分,雖然也臉色陰沉,但不曾發作。

對嬴政而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宣言和二世而亡的預言,已足夠讓他磨礪了心智,他內心已經有了決意,自覺沒什麼能再讓他大驚失色。

……

唐朝這邊,李世民默然許久,才長歎一聲:“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天幕之言,當為警世良言。”

……

明初朝堂上本也是一片驚愕之下的沉默,卻見秦王朱樉率先出列怒罵道:“妖言惑眾!我等龍子鳳孫,天生貴不可言,豈是賤民可以……”

怒罵聲突然戛然而止,並非朱樉良心發現,而是他瞟到老父親漲成棗紅色的麵孔----往日老父親要殺人,也沒這幅模樣,他不敢再說話。

朱樉不敢再蹦躂,卻沒想到他爹這衝天怒火竟是衝他來了。

朱元璋一腳把朱樉踹翻在地,接著又是一頓狂風暴雨:“龍子鳳孫!天潢貴胄!你好了不得,咱怎麼不知道你這麼尊貴呢?咱一直說咱家淮右布衣出身,要惜福!要惜福!平日裡要愛惜百姓,彆做畜生事!你就是不聽!我看天幕上說要遭報應的就是你!”

朱樉不服氣,但在老爹盛怒之下,也不敢反駁,維持著被踹倒的姿勢半趴在地上。

朱元璋卻以為他還敢跟自己犟,頓時準備上去再踹幾腳,要知道,天幕剛才的話實實在在戳中他的隱憂,他一平民出身,最大的夢想不就是自己辛苦奮鬥後,子孫後代都能坐享其福榮華富貴嗎?

“爹,你好好說,彆動手啊。”朱標見場麵不像樣,上前攔道。

晉王朱棡看大哥動作,也跟著上前說:“就是啊爹……”

誰知一句話還沒說完,朱元璋一看見他,矛頭馬上對準他:“你也好意思說!你也不是個好東西!”

……

老朱家正兵荒馬亂,這頭被點名道姓批判的蕭衍就更不好了。

這時的他才登基,剛才聽見被侯景殺害,又被陳霸先篡了位,正跟心腹大臣商議該怎麼處理,侯景不必說,但陳霸先該怎麼對待?

誰知,天再降噩耗。

就像所有人都不會相信自己會被老年詐騙一樣,蕭衍也不敢相信天幕上說的那個荒唐的老皇帝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