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之後,人們年複一年地聚集在一起,崇敬地簇擁著冼夫人神像,模仿冼夫人當年巡遊的場景,而這,無疑是對冼夫人功績最好的讚歌。”
“據隋書記載,在冼夫人巡遊途中,蒼梧首領陳坦、岡州首領馮岑翁、梁化首領鄧馬頭、藤州首領李光略、羅州首領龐靖等人紛紛前來參謁,冼夫人命令他們統管其所屬部落歸順隋朝。冼夫人明確的表態讓嶺南的各部首領,領悟到她是真正歸順隋朝,於是,他們也蟄伏下來,嶺南地區再次得到了安定。”】
千年之前,年邁卻抖擻的冼夫人披著甲、騎著馬、豎起錦傘,率領士兵巡撫嶺南各地的畫麵,和千年之後,麵色紅潤的百姓喜氣洋洋地奉著神像,揮舞著錦傘彩旗四處巡遊的景象在天幕上交相輝映,威嚴慈愛的神像和冼夫人肅穆堅毅的神情漸漸融合在一張神性和人性兼具的麵孔。
天幕下,各朝無數官吏心神激蕩,羨慕和嫉妒的情緒在他們胸中來回洶湧,一時間不知道多少人眼睛都紅了,他們自覺自己也是辛辛苦苦當著父母官,難道沒為地方百姓做事?為何自己就沒得到百姓這樣的愛戴呢?
難道是嶺南百姓特彆長情?一部分沒有自知自明的人開始琢磨要不要去嶺南當當官,他們也不求能有冼夫人的待遇,隻要千年之後自己還能有香火就行。
……
蘇軾也很羨慕,不過他卻十分佩服冼夫人功績,大讚:“冼夫人於嶺南有大功,蒼天有眼,百姓有識,自然愛之敬之。”
【“當時,嶺南的戰報傳到了中央,楊堅都大為驚異。這也很正常,曆朝曆代對降臣都有偏見,君不見倒黴的北方人,在軟弱的大宋朝,明明是朝廷和皇帝昏庸無能被放棄的,自個千辛萬苦跨越金朝的阻礙回歸朝廷後,處處備受歧視,還要被取了個‘歸正人’的蔑稱,是的,以此為顯著例子的就是‘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的辛棄疾同誌。”】
!!!
???
趙匡胤目眥欲裂:什麼叫軟弱的大宋朝?朝廷和皇帝怎麼昏庸無能了?北方怎麼被放棄了?金朝又是什麼鬼?天幕你說清楚呀!!
趙光義五味雜陳:咦!我哥後代好無能!
被點名的·才十五歲的·倒黴的·辛棄疾茫然:我未來這麼慘?
南宋丞相史浩不滿(提出歸正人說法):天幕也太過偏頗,有些歸正人歸宋本就目的不存,難道不應慎重對待?
……
向以往一樣,被不甚波及到的人們百爪撓心地想要天幕繼續說下去,可無知無覺的天幕卻無情地又把話題轉了回去,仿佛是故意看不得他們暢快一樣。
【“所以,作為曾經的陳朝忠臣,後又歸順的降臣,冼夫人的作為確實是讓隋文帝感到震驚的,畢竟魏晉南北朝禮崩樂壞人心不古的風潮還未散去,降而複叛的事跡屢屢重現。”
“因此,對於冼夫人的忠心朝廷,立功邊陲,隋文帝很驚訝也很動容,不僅拜平叛的直接功臣馮盎為高州刺史,更特赦馮暄逗留不進之罪,任命他為羅州刺史,並追贈過世的馮寶為廣州總管、譙國公,冊封冼夫人為譙國夫人,同時開譙國夫人幕府,允許她置長史以下官屬,賜印章,可調動部落六州兵馬。”
“這是超乎尋常的封賞。”
“首先是譙國夫人的封號,大家見多了後世唐皇因為裙帶關係,給自己大姨子小姨子封的一連串什麼秦國夫人、韓國夫人等,可能會覺得國夫人的稱號不值錢,事實上這是一品誥命夫人,作為外命婦最高等級的存在。”
“其次,隋文帝的信重,除了誥命封號外,更重要的其實是允許她開幕府,置長史等官署,並且還可以調動部落六州兵馬,如果遇到不得已情況時,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直接便宜行事。可以說,她在榮耀加身的同時罕見的大權在握,而能夠得到天性多疑的皇帝這樣非同尋常的信任,可以說是對冼夫人忠誠品行的最佳展現。”
“更讓人為之讚歎的是,冼夫人一切的榮耀和權力,並非如華夏曆史上大多權貴女子一般,來源於父親、丈夫、子孫等一切父權,而是源於她本身,她出色的才華、忠貞的品行、矚目的功績,在當世乃至後世都有口皆碑、讚歎不絕。”
“她有彆於傳統的、令人津津樂道的——封妻蔭子,反而以她的功績名望反惠丈夫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