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 元宵之前,京城出了幾起……(1 / 2)

奪嫡從鹹魚開始 袁艾辰 3849 字 10個月前

眾人七嘴八舌。

侍衛們都是行家裡手,從他二人的招數一路說到謀略,興奮不已。

小廝們雖聽得雲裡霧裡,卻也不耽誤他們跟著驚歎。

一時間整個院中都是此起彼伏的“啊”“哇”“這麼厲害”……

蕭珩扭頭看著麵有菜色的林黎,又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勸道:“不過是一場長槍的比試,你若覺得心中不舒坦,要不換長棍?或者刀劍也可,咱們再來一場。”

林黎抬起頭,心中有不祥的預感。

果然就聽蕭珩十分沒有人性地又道:“反正刀槍棍棒無論哪樣,你都會輸。輸得多了就習慣了,習慣了,也就不會不舒坦了。”

更多的比試自然未再成行。

沒有人會被侮辱一次不夠,還上趕著繼續被侮辱二三四五次……

不過也許就是這樣的打擊造就了人的成長。

接下來的幾天,蕭珩每日天亮起床便看到林黎在瘋狂地操練十八般武藝。

勁風四起虎虎生威,他整個人的精氣神都得到了質的提升。

隻是可憐了院子裡的花花草草,才剛冒出嫩綠的新芽便受到重創,尤其是幾株嬌小的杜鵑,在刀劍的摧殘中變得更加惹人憐愛。

林黎自己卻有話說。

“往日不知殿下武藝高強,還一味自以為是,覺得在禁軍中能排的上號已經很是厲害,哪知真正對敵,才知實力懸殊。”

“元宵節在即,又是在宮外的城樓,更加危機四伏。”

“能多練一天是一天,能多厲害一點是一點,至少不能讓殿下孤助無援孤軍奮戰。”

與除夕宮宴隻屬於君臣之間的熱鬨不同。

元宵當日,梁帝會帶領一眾高位嬪妃率文武百官登上內城城樓,出燈謎,賞花燈,與民同樂。

因在宮外,難免魚龍混雜,且又是晚間。

為確保參加慶典的眾人安全,屆時會有禁軍和巡防營負責守衛,就連黑螭衛也會暗中安排人手。

但介於宮宴當日已經發生的諸多意外,林黎實在不敢再把蕭珩的安危寄托在旁人身上。

好在到時每位皇子還可自行安排一人隨侍。

他本就愁苦萬分,格外不安。

如今發覺自己竟然不是自家主子的對手,這份愁苦和不安自然更加達到了巔峰。

蕭珩靠坐在院內的軟塌上看他自虐,實在沒忍住開口。

“習武雖需靠持之以恒的努力,但有時天賦亦很重要,本王也未曾如同你這般練過,不一樣很厲害?”

林黎覷他一眼,拖著長槍繼續哐哐砸地磚。

蕭珩不大認可地歪了下頭:“你這力道用得不對,便是再練一百遍也枉然。方才這一招,起勢時輕,落下時重,並非動用蠻勁便可有殺傷力的,你要不要試試輕一些?”

林黎這次沒看他,不過倒也聽進去了。

再重複此招時,明顯減輕了力道。

結果就聽蕭珩又在旁“嘖”了一聲。

“輕一些,不是全然收力,小林子啊,你彈棉花呢?”

若非這是自家主子,林黎差點忍不住將手中的長槍戳他臉上。

不過如此這般每日反複接受嘲諷,也不是毫無用處。

至少林黎便覺得自己心理承受能力增強了不少,武學造詣上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

越往後,蕭珩的嘲諷已能自動被他轉換為指點。

而他所受的指點和批評也越來越少。

直至元宵節前兩天,蕭珩再出口的話已變成:“長槍與刀棍的水平已勉強能看,你招式粗獷,用劍反倒不合適,過兩日隨本王去燈會時,帶著刀就成。”

也難得真正勸解了他一番。

“當日比武時,你並不知曉本王實力,本王卻對你卻了若指掌,自然能穩操勝券。”

“若碰上旁人,未必會是你的對手。”

又給了他一劑定心丸道:“主子武藝高強,你更該當慶幸,否則若出事本王便隻能拖你後腿。”

“而今卻不同,就算真再遇上危險,你我二人攜手能共同禦敵,豈不是好過僅靠你一人獨木難支。”

這些話頗有幾分用處。

而蕭珩的另一番言論,便更讓人心安不少。

他道:“其實不必憂心,元宵節看著比除夕夜危險,實則不然。”

“若無意外,屆時太子與齊王的禁足都會被解,他們上頭幾個皇子鬥都來不及,本王也就變得不那麼顯眼了。”

這些日子,蕭珩一直待在府中忙著操練林黎。

卻也沒忘了抽空分析時局。

今非昔比。

那場夢之前,他一心想要輔佐太子稱帝。

那場夢之後,他卻隻想改變命運,脫離從前被利用至死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