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分之差(1 / 2)

躺平計劃破滅後 木為林 4174 字 10個月前

七月一日,海市中考出成績的日子。正值仲夏,蟬鳴聲聲,高大的榕樹在道路兩邊挺立著,樹冠相互交織給寬敞的雙車道帶來蔭蔽。

江潮汐站在岔路口,手裡攥著剛剛拿到的成績單,夏日燥熱的風吹起她微微汗濕的額發,她看向初中三年走過無數遍的紅磚路,第一次感到熟悉的道路那麼陌生。

她以為她會在這條路上再走三年--一中的初中部和高中部連在一起,但是手裡的成績單和剛出的錄取分數線告訴她,因為一分之差,她無法升入一中高中部了。

其實潮汐並沒有很意外,她之前就對中考結果有些隱隱約約的預料。畢竟她考試前一整周狀態都不好,中考時也恍恍惚惚,渾渾噩噩的。

那段記憶很模糊,考場上,她好像全神貫注又好像大腦一片空白。奶奶的去世,書房裡發現的信……她的生活已經天翻地覆,中考在那刻也顯得不那麼重要。

如果不是因為奶奶從小對她的期望就是好好讀書,不止一次拉著她的手說無論發生什麼都不能影響到學習,她甚至不會出現在考場上。

她用了一個禮拜儘量整理好自己的心情,參加了所有科目的考試並憑著做題的本能填滿試卷的每一處空白。

最後一門考試的鈴聲響起,潮汐知道,這是自己初中三年考得最差的一次。即使這樣,她也沒有哭,先前的一個禮拜她已經哭夠了,現在她隻覺得疲憊和空洞。

回到家,潮汐將成績單隨手擱在玄關的鞋櫃上,脫了鞋踩在地板上。

這是位於老舊居民樓一層的老房子,坐北朝南,夏天即使不開空調也不悶熱。房子不大,卻因為過分的安靜顯得有些空。

午後的陽光透過陽台的窗戶把原木地板炫成淺金,潮汐在沙發上坐下,室內的寂靜讓她的心有些亂。

自奶奶去世已經過了將近一個月,潮汐慢慢適應了一個人的生活。她看著充滿回憶的房子:這裡處處都是奶奶生活的痕跡,在被喚起每一個回憶的瞬間,她的心頭仍會時不時地湧上難過的情緒。

可以說潮汐是跟著奶奶長大的。江潮汐的母親在生她的時候難產去世了。父親獨身帶小孩自然沒那麼精細,再加上江潮汐出生的時候江天也隻是個十九歲的少年,玩性大,加上工作辛苦,對她疏於照顧。江潮汐小時候便跟著江天東奔西走,有時江天實在顧不上她,便把她托付給相熟的人。所以潮汐經常輾轉於各個親戚和父親朋友的家中。

江天年幼喪父,沒有兄弟姐妹,是他母親一人把他拉扯大。他知道母親的難處,所以獨立得很早,十五歲就輟學出去打工,幾年來也跟著朋友做出了點成就。老太太不忍心看小孩跟著江天受苦,便提出將潮汐帶在身邊,所以她一直跟奶奶住。奶奶對潮汐很好,但那種關愛畢竟和父母不同。潮汐上初中時,江天因為工作變動搬去了隔壁省的程州,自此父女二人的交流更少。

沒有父母照顧的小孩總是格外早熟,所以潮汐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不給彆人添麻煩,以及如何保護自己。

奶奶離開了,她必須得搬去和父親住,就在這兩天江天會來接她。還有報學校的事。想著這些,她的頭又開始隱隱做痛。

潮汐無法忍受客廳的寂靜,她打開電視,但注意力也沒放在節目上。她思考著自己將來的生活,在綜藝嘉賓的嬉鬨背景音中蜷在沙發上睡著了。

再睜眼已經是傍晚,夕陽的餘暉灑在茶幾上,是鮮紅而熱烈的橙。潮汐擦乾臉上的淚痕,打開陽台的玻璃門看向夕陽,絢爛,美麗,但它隻會不斷下沉,最終消逝於天際線。

拉上窗簾,室內頓時暗了許多。打開客廳的吊燈,潮汐踏進廚房準備做晚飯。奶奶剛去世的那個禮拜,她三餐不食,隻有在餓得胃絞痛時才稍微吃一點。

她很小就學會了做飯,奶奶總是說:“我們安安會做飯,將來奶奶不在身邊也不會餓到自己咯。” 每次聽到這句話,她都會反駁:“奶奶才不會不在我身邊,奶奶去哪我就跟到哪,我去哪都會帶著奶奶!” 誰能料到,當奶奶不在身邊了,會做飯的潮汐還是餓到了自己。

-----------------------------

江天開車來接潮汐搬家。奶奶剛去世時江天就提出讓潮汐搬去和自己住,潮汐哭著說自己不要離開奶奶的家。顧及到孩子快中考了搬家勞心費神,也擔心潮汐對新環境不熟悉,江天最後答應潮汐中考完再決定。

江天目前和徐淑住在一個地理位置不錯的公寓裡,徐淑是江天剛領證不久的妻子,與潮汐隻見過幾麵。

江天近幾年的工作在程州,生活的重心也在程州,一般一個月回來一次看望潮汐和奶奶。這次因為奶奶的離世他在海市待了一個月,但是潮汐知道他回程州的日子應該不遠了。

潮汐來過這個房子幾次,這個房子比奶奶家稍外大一點,有三間房間:主臥,客房,以及書房。餐廳和廚房用玻璃門相隔,客廳裡有一個大的彩電。

不像老式居民區家家戶戶都要裝上防盜窗,這間公寓是大的落地窗配上米白色的窗簾。徐淑是一個很有生活品味的人,這個公寓布置得很溫馨。